鄭家鐘觀點:做永遠的青年

2017-01-30 06:50

? 人氣

思劇場,香君、宗龍、俊宏談13聲。(作者提供)

思劇場,香君、宗龍、俊宏談13聲。(作者提供)

你是否年輕?看你是否能在特定領域號召一批人,做一件在「改變社會走向」上重要的活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你還在嘗試做這件事,你就是青年。因為,你還相信改變。

在任何社會中,都會有一批人自我放棄、一批人被成功學綁架,善於適應、偵察、小心翼翼。

最後則有一批人用過激、誇張來放任病理症候,用灑狗血來自我激勵、用嘲弄來自我欺騙,掩飾自己的內在恐懼。

但,如果你可以遇見一群既強悍又純潔、不怕不用計較受傷的青年,也許魯莽任性,但相信自己的確可以扭轉現狀,相信改變。請加入他們。

如果不是從事公益與藝術,我也會覺得這個世界上自己蠻孤單,不免有夕陽無限好的落漠,及無力可回天的恐懼。但是,我在年輕人的世界看到可以加入的運動!

某夜迪化街的思劇場聚集一群以藝術系學生為主的討論,由紀惠玲主持,高俊宏、鄭宗龍、樊香君鼎談的舞蹈創作「十三聲」,真的令我極為感動,他們很溫柔的反思自己與世界的關係、自己與作品的關係及自己與自己的關係。主持十三聲影像設計的王奕盛説:

「這世代到底能幹嗎?30歲的我們到底能做什麼?三十歲我在建國百年的活動中大大挫敗,又隔了十多年我參與13聲,問自己,活到40到底幹了什麼?

做完13聲,請學生丟東西出來,要他們去龍山寺觀察十三聲當時的情境(十三聲是個賣膏藥的老兵可以模仿十三種聲音說唱聚客),由於學生生命經驗差太多。看到流鶯,就回來說「她們、她們」如何如何?我不喜歡年輕人把流鶯看成「她們」,我去了30幾趟,也跟這些人聊,我看到的是:把她最好穿在身上吸引你,為了生活卯足全力,撇開工作本身,她們具有的力道比大家強太多。

一個老兵拼出一個生存空間,就是我的13聲。我重新找回童年的顏色,就地的生命力。」

其實當天晚上,讓我看到年輕人的深度,這些人非常之多,他們或許沒有「大敘事批判」的那種雄壯,也不為現在主流掌權者所看到,但他們的表現卻正在形成一種運動,即「無恐懼的定位自己的位置」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

在現在方興未艾的社企領域,我們可以一再的發現年輕人他們頑強而純潔的用與眾不同的創新思路、在定位自己,在營造就地的生命力!

於是,在藝術與公益中間,我看到更多青年的可能性,加入他們,成永遠的年青人,共同為下一世代的無限未來打拚!

*作者為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