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辛德勒的名單》與納粹猶太人大屠殺

2019-11-17 07:00

? 人氣

1879年,一位名叫威廉・馬爾(Wilhelm Marr)的德國記者出版了《猶太教戰勝德意志精神》的小冊子,在書中,威廉・馬爾將Anti(反對)和Semitism(閃米特人)這兩個詞組合在一起,創造出「反猶主義(Anti-Semitism)」一詞。這個專有名詞的出現對猶太人來說則預示著更大的災難即將來臨(註四)。1899年,德國英國裔政治哲學、自然科學及華格納傳記作家休斯頓・張伯倫(Houston Stewart Chamberlain,1855~1927)所創作的《19世紀的基礎(Die Grundlagen des neunzehnten Jahrhunderts)》成為二十世紀泛德意志運動的重要參考文獻,也是後來納粹種族政策的重要文獻來源(註五)。種種無知與仇恨逐漸累積,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慘敗,最後就孕育出希特勒施加於猶太人民族的「瘋狂大屠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希特勒將排猶思想轉為仇恨猶太主義

1933年1月,通過合法的民主選舉,希特勒(1889~1945)被興登堡總統(1847~1934)任命為總理。1月30日,納粹強佔了德國最大的「全球電影股份公司(UFA -Universum Film AG,通稱烏法電影公司,1917年成立至今)」,並將其轉變成納粹黨的「國策宣傳機構」。透過烏法納粹將德國影視界的猶太人和自由主義者給一一清除乾淨。此後德國電影就成了吹捧希特勒與鼓吹法西斯主義的宣傳工具。2月27日國會大廈遭人縱火,希特勒把它歸咎於共產黨的煽動。因此,他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開始施行新聞檢查,並中止公民自由。3月23日,德國通過《消除人民與國家痛苦法》,根據這一法令的規定,不需經國會允許,執政的納粹黨就可以頒佈並實施任何法令,正式終結西方民主制度中最重要的民主議會。1934年興登堡死後,希特勒因此成為集──行政、立法、外交大權於一身的獨裁者,威瑪憲法(為近代德國第一部民主憲法)至此已名存實亡。之後他廢止共和國,改稱「德意志第三帝國」,自稱為國家「元首」,開始實行法西斯獨裁專政。

從1933年到1939年,希特勒藉由各種法律的制訂,開始實施迫害猶太人的計畫,這是納粹以政策排猶的第一階段。統計顯示,直到1933年,德國境內約有50萬名猶太人公民,占當時德國總人口的比例不到 1%。其中還有超過10萬名德國猶太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德軍服務,許多人還曾因英勇作戰而獲頒德國最高榮譽的「鐵十字勳章」。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