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忠觀點:雨露均霑達不到深耕─淺談頂尖大學計畫

2019-10-04 05:50

? 人氣

我們的社會大方允許從路邊小店到鼎泰豐,牛肉麵的口味和售價不同。也接受從傳統空地辦桌到國際級飯店宴會大廳,兩者的婚禮形式及花費存在巨大差異。另外,大眾長途運輸則有客運、火車,及高鐵並行。這些林林總總的食、衣、住、行(還有娛樂的)生活面向,大家充分理解並坦然接受它們的多元性與差異化。然而,對於擔負培育社會人才與提升國家知識經濟和科技力量的大學教育,公眾及主事者卻見不慣,或看不到,它們應該擁有角色扮演以及教研等級的差異和區別,這豈不是見樹不見林,為了追求假平等而因小失大,更因此造成了近年來的許多嚴峻社會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社會每提起經濟發展與科技創新,就常強調有台積電和聯發科等,而較少提及其他公司或另外產業(當然其他產業也對社會有重要貢獻!)。可見一個社會的經濟繁榮與就業機會,及薪資高低,甚至國家榮耀,常是由少數幾家頂尖公司創造和維持的。同理,學術與知識經濟要走向世界,進而帶領全民破除低新處境,就必須認清、接受,並擁抱「菁英教育」與「菁英大學」的重要性。(社會的公平正義與資源分配是另外一個宏大議題,此文暫不討論。)深耕計畫的經費分配方式,一律平等均分,又要求上窮碧落下黃泉般之錯亂的目標導向,必定只會帶來學術、經濟、知識、人才與國格的「均貧」。

*作者為交通大學物理研究所及電子物理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