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IP會員 會員專區
    風傳媒擁有首屈一指、最強大、最優秀的編輯團隊及記者群,以最宏觀的視野掌握國際、國內的新聞、政治、兩岸動態,提供最優秀的原生新聞,讓使用者能看見最公正、真實的新聞內容,並且在本站發表個人的想法與見的,讓全世界都能聽見風傳媒網站中每一位會員的聲音。
    • 新聞
      •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軍事
      • 國內
      • 中港澳
      • 重磅專訪
      • 專題
      • 歷史
      • 調查
      • 風數據
      • 運動
      • 風民調
      • 地方新聞
      • 風影音
      • 公民運動
      • 立院直播
      • 公共政策
    • 評論
      • 評論總覽
      • 風評
      • 專欄
      • 投書
      • 風書房
      • 文化
    • 財經
      • 重磅財經
      • 下班經濟學
      • 名人真心話
      • 科技冷戰
      • 1% Style
      • 房地產
    • 生活
      • 風生活
      • 職場
      • 旅遊
      • 美食
      • 健康
      • 品味生活
      • 科技
      • 娛樂
      • 居家
      • 汽車
    • 華爾街日報
      • 華爾街日報選文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風編輯導讀
    • 支持我們
    萊豬 蔡英文 新冠肺炎 華爾街日報 川普 BBC News 中文
    立即登入
    帳號維護 會員資料 會籍管理 序號兌換 咖啡贊助 贊助紀錄 作者專區 支持我們
    登出
    會員中心 會籍管理 序號兌換 咖啡贊助 贊助紀錄 WSJ訂閱 支持我們

    林志忠

    熱門新聞

    更多新聞

    熱門分享

    林志忠觀點:新竹市果真是一座科學城嗎?
    評論

    林志忠觀點:新竹市果真是一座科學城嗎?

    林志忠 2020-12-29 05:50

    日前,行政院政務顧問鄭宏輝先生在風傳媒發表一篇文章:〈竹科40年,期待新竹捷運元年到來〉。鄭先生說:「就算今年全球受疫情影響,經濟大受打擊...
    林志忠觀點:新竹市果真是一座科學城嗎?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林志忠觀點:新竹市果真是一座科學城嗎?

    林志忠 2020-12-29 05:50

    日前,行政院政務顧問鄭宏輝先生在風傳媒發表一篇文章:〈竹科40年,期待新竹捷運元年到來〉。鄭先生說:「就算今年全球受疫情影響,經濟大受打擊...
    林志忠觀點:「零的迷思」是偽科學,不是科學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林志忠觀點:「零的迷思」是偽科學,不是科學

    林志忠 2020-08-27 05:50

    日前陽明大學郭旭崧校長在蘋果日報發表了一篇〈火網評論:防疫謹記3原則,台灣不要內鬥〉,文章寫得極好。該篇文章指出一個社會的防疫(...
    林志忠觀點:建請召開高教國是會議,徵召陳建仁為召集人
    評論 國內 專欄 教育

    林志忠觀點:建請召開高教國是會議,徵召陳建仁為召集人

    林志忠 2020-05-26 06:50

    教育的成敗,關乎一個國家社會的「軟實力」,應毋庸置疑。學前、小學和中學(高職)的教育,旨在培養每一位國民,作為一個稱職的現代國際社會公民,...
    林志忠觀點:台灣基礎科學研究的國際排名問題
    評論 國內 專欄

    林志忠觀點:台灣基礎科學研究的國際排名問題

    林志忠 2020-01-23 07:10

    本文擬簡短回應2020年1月20日「風傳媒」刊登的文章:〈台灣的基礎科學研究,怎麼了?〉一文。筆者認為,...
    林志忠觀點:雨露均霑達不到深耕─淺談頂尖大學計畫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林志忠觀點:雨露均霑達不到深耕─淺談頂尖大學計畫

    林志忠 2019-10-04 05:50

    教育部從二〇〇五年起推動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俗稱五年五百億計畫)和從二〇一八年起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簡稱深耕計畫),...
    林志忠觀點:追憶交通大學張俊彥前校長的幾件往事
    評論 國內 專欄 人物

    林志忠觀點:追憶交通大學張俊彥前校長的幾件往事

    林志忠 2019-04-06 06:30

    前言:「時代創造英雄,英雄創造時代。」由於百年來量子力學的發展成熟,造就了20世紀中葉迄今的全球半導體及電子學科技世紀。「失之東隅,...
    林志忠觀點:在台樹人十年的日本學者─向增原宏教授致敬
    評論 國內 專欄 人物

    林志忠觀點:在台樹人十年的日本學者─向增原宏教授致敬

    林志忠 2019-02-01 06:20

    幾十年來,教育部和科技部一直相信遠來的和尚才會念經。如果這一條「捷徑」有效,台灣現在應該已經有了幾所大學進入「世界百大」,...
    林志忠觀點:教育部的樂觀情緒與浪漫情懷
    評論 國內 專欄

    林志忠觀點:教育部的樂觀情緒與浪漫情懷

    林志忠 2018-11-27 05:50

    日前,聯合報一則標題為「世界人才報告我退步4名攬才慘輸  教部:之後會見成效」的報導中說,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
    林志忠觀點:介於玉山學者與玉山青年學者之間,窒礙凋敝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林志忠觀點:介於玉山學者與玉山青年學者之間,窒礙凋敝

    林志忠 2018-09-03 06:50

    談論高教問題,對整體社會來說,或許只是一小部分人的事,吹皺一池春水而已。但一個社會不能沒有文化的穩固傳承與持續深化,...
    林志忠觀點:玉山計畫,比荒唐還更荒唐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林志忠觀點:玉山計畫,比荒唐還更荒唐

    林志忠 2018-08-03 07:10

    前二個月已經寫了二篇關於玉山計畫的文章:〈玉山計畫是個急就章,注定船過水無痕〉,和〈玉山計畫,注定荒唐〉。本來已不想再花費時間,...
    林志忠觀點:玉山計畫,注定荒唐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林志忠觀點:玉山計畫,注定荒唐

    林志忠 2018-07-02 06:50

    教育部推動的「玉山計畫」,目前正加緊腳步,即將於一、二個月後上路——準確地說,應是「匆促」上路。因為媒體的報導已多,...
    林志忠觀點:玉山計畫是個急就章,注定船過水無痕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林志忠觀點:玉山計畫是個急就章,注定船過水無痕

    林志忠 2018-06-01 07:10

    日前教育部宣布「玉山計畫」的推動進度,表示已經編列6億元經費,將用於補助「國外(際)」回/前來的玉山(資深)學者和玉山青年學者。...
    林志忠觀點:台大校長遴選爭議中的幾個盲點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林志忠觀點:台大校長遴選爭議中的幾個盲點

    林志忠 2018-05-06 06:40

    偉大的廿世紀物理學家費曼(Richard P. Feynman)——暢銷書《別鬧了,費曼先生:科學頑童的故事》的主人翁——...
    林志忠觀點:高教問題,請說白話文
    評論 國內 專欄

    林志忠觀點:高教問題,請說白話文

    林志忠 2018-04-18 06:50

    我們早已進入民主法治的社會——至少,民主法治是一個多世紀以來,我們一貫追求的目標。但是很多人的心態,包括當今的所謂高級知識份子,...
    林志忠觀點:荒腔走板的爆走台大師生與台灣社會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林志忠觀點:荒腔走板的爆走台大師生與台灣社會

    林志忠 2018-02-03 06:20

    台大建校半個多世紀以來,由於師生的怠惰,無能建構深刻學理和進行邏輯論述,從而提升台灣整體社會的思想與學術高度、廣度與深度,因此幾十年過去了...
    林志忠觀點:朝秦暮楚的校長,造就不了領袖人才
    評論 國內 歷史 專欄 文化

    林志忠觀點:朝秦暮楚的校長,造就不了領袖人才

    林志忠 2017-12-24 07:00

    「大學代表的意義,就是機會,這個機會可以讓人站在一座生活及知識的高台上,提昇文化、維繫生命及保障人類的永續未來。世上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
    林志忠觀點:建設一流大學,不能只等傅斯年復生
    評論 國內 專欄

    林志忠觀點:建設一流大學,不能只等傅斯年復生

    林志忠 2017-12-09 07:00

    近幾年的台灣高教有如歧路亡羊,從教育部、大學到公眾都是茫、茫、茫。於是大學之內和媒體輿論,往往無端緬懷台大傅斯年前校長,...
    終審法官98人縮編至21人 司改會僅1反對票決議通過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終審法官98人縮編至21人 司改會僅1反對票決議通過

    王君瑋 2017-04-24 16:40

    全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今(24)日上午召開第二組第5次,就終審法院裁併,和法官額縮減等問題進行討論;召集人林子儀會後表示,會中做出2項決議,...
    第
    1
    頁
    萊豬 蔡英文 新冠肺炎 華爾街日報 川普 BBC News 中文
    新新聞

    新聞

    新聞總覽 政治
    國際 軍事
    國內 中港澳
    重磅專訪 專題
    歷史 調查
    風數據 運動
    風民調 地方新聞
    風影音 公民運動
    立院直播 公共政策

    評論

    評論總覽 風評
    專欄 投書
    風書房 文化

    財經

    重磅財經 下班經濟學
    名人真心話 科技冷戰
    1% Style 房地產

    生活

    風生活 職場
    旅遊 美食
    健康 品味生活
    科技 娛樂
    居家 汽車

    華爾街日報

    華爾街日報選文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風編輯導讀
    支持我們
    追蹤我們
    關於

    新聞頻道

    新新聞 新聞 評論 財經 生活 華爾街日報 華爾街日報訂閱 VIP訂閱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意見回饋 支持我們 我要投稿 作者專區 人才招募 隱私權政策 會員服務條款 社群平台

    廣告服務

    品牌聯名合作 廣告刊登 合作提案 合作夥伴

    更多粉絲團

    風傳媒 風生活 風運動 下班經濟學 風傳媒看世界 風傳媒觀點 新新聞周刊 學長姐說

    更多社群

    風傳媒 風生活 風運動 新新聞 風傳媒 下班經濟學 風傳媒 下班經濟學 風傳媒 新新聞 下班經濟學 社群平台

    地址:114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13巷37號4樓

    電子郵件地址:service@storm.mg

    Copyright © 2020 Storm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Loading...

    系統錯誤

    第二行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