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婷觀點:從瓦哈比到大清真寺陷落,沙烏地的宗教警察從何而來?

2019-08-19 05:50

? 人氣

這場叛亂結束在一陣屠殺中,伊赫瓦尼以傳統的駱駝部隊力抗持有機槍、裝甲部隊的沙烏地,結果當然是慘敗收場,領導人多數戰死、少數則流亡至其他部落,史稱薩比拉戰役(Battle of Sabilla,1929)。然而由於沙烏地仍需借重其武裝力量,故除懲處幾位高層外,多數的伊赫瓦尼都被收編至沙烏地國民警衛隊(Saudi Arabian National Guard Forces,SANG)中;而為避免類似暴亂再次發生,沙烏地也於1940年成立了勸善戒惡委員會(Committee for the Promotion of Virtue and the Prevention of Vice,CPVPV),管理所有宗教警察,並由國王直接指揮;領導運動的歐泰比家族(al-Otaybi,阿拉伯語:العتيبي)也未被趕盡殺絕,從而種下了50年後的禍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79年11月20日,歐泰比後人、前國民警衛隊成員朱海曼·歐泰比(Juhayman al-Otaybi,1936-1980)帶領近600名武裝份子封鎖麥加大清真寺,(Al-Masjid al-Ḥarām,阿拉伯語:المسجد الحرام‎,又名禁寺),殺死警衛,挾持人質,呼籲全世界穆林共同起事,推翻沙烏地家族。早在暴亂前,歐泰比便與國民警衛隊有所勾結,將許多精良的裝備運至禁寺內藏匿,並運用自身的軍事專業,於寺內各處配置狙擊手與武裝部隊,令前來攻打的沙烏地部隊傷亡慘重。

後在沙烏地的求援下,法國、約旦、巴基斯坦皆派兵協助,加上負責維修大清真寺的賓拉登集團(Saudi Binladin Group,阿拉伯語:مجموعة بن لادن السعودية‎)提供的內部結構圖,這場持續了兩週的叛亂終於畫下尾聲,但雙方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大清真寺多處損毀,軍方共127名人員戰死,人質死亡200多人;叛亂方共117人戰死,沙烏地此次不再心軟,將歐泰比在內的68名領導人斬首示眾。

然而此次暴亂後,沙烏地在未來十年的處置令人跌破眼鏡,其非但沒有壓制宗教保守勢力,反而更加重用保守派,認為要解決宗教動盪的唯一途徑,就是加強人們的信仰,此舉或許與暴亂期間,許多教法學者皆支持歐泰比有關,讓沙烏地家族決定以權力收買宗教勢力的忠誠。故暴亂之後宗教警察的勢力日漸龐大,整個勸善戒惡委員會也開始不受國王控制,而是與保守教士們沆瀣一氣;此外大清真寺挾持事件也給22歲的賓拉登(1957-2011)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成為其日後創立蓋達組織(al-Qaeda,阿拉伯語:القاعدة)的靈感來源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燕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