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從商管教育立場解讀柯文哲

2016-08-07 07:10

? 人氣

媒體確實曾經大量報導過柯文哲公開辱罵部屬的行為,同時也有不少報導或評論將多位局處長掛冠求去歸咎於這種領導風格,但研究顯示「儒家文化」當中比較不會對霸凌式領導產生反感(說難聽一點就是「奴性」高於歐美),而且在這類事件最密集的期間,柯文哲的民調支持度並未大幅下降。因此歸結起來,近期柯文哲的民調呈現「死亡交叉」,不滿意的比例首度超過滿意,並不能歸咎於柯文哲的自戀人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些事項可以納入人格和領導等議題,但嚴格說來所能佔用的教學時間理應有限,一方面是自戀並非課堂上最重視的人格特質,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柯文哲的自戀和他的施政成效難以直接連結。

誤判情勢衍生的僵局

最後也是最值得考慮的切入點,或許是大巨蛋案的持續拖延。雖然在民調死亡交叉出現後,各界通常將之歸咎於大巨蛋和內湖交通兩者處理失當,但交通領域的專業障礙並非一般學生所能克服,因此大巨蛋案是最理想的抉擇。這其中,教師可以配合自己的專長或課程的內容,選擇適當的材料進行個案討論。

舉例而言,財務課程可以根據大巨蛋的造價和營運預測(雖然媒體所揭示的數字顯然不夠精確完整),探討可能的投資報酬率究竟為何,以及是否支持柯文哲及其部屬、顧問所言的「暴利」。同理,企業概論或行銷、策略等課程都可以針對「五大弊案」問世後,柯文哲的聲望達到頂點,來討論台灣社會是否具有「反商仇富」情節,以及企業的社會責任究竟要履行到何種程度。

本文只針對造成僵局的可能原因。首先,大巨蛋案當中涉及衝突與談判,而這個議題不但收錄在商管教科書當中,通俗著作甚至一度躍居暢銷書排行榜首位,柯文哲及其團隊不可能不知道這方面的基本知識。其次,由「五大弊案」的處理方式和柯文哲自己的公開檢討觀之,市府團隊很可能是誤判情勢,導致大巨蛋案陷入僵局。

衝突與談判領域的基本知識在於俗稱的「哈佛談判術」,屬於兼具敘述性和規範性的知識。簡單的說,解決衝突或協商談判的選項只有五種,當事人考慮其中所涉及的利益多寡和雙方關係的重要性,在其中予以選擇,如圖所示(五種選項的名稱反映其內容,不採用特定學者專家的命名)。

圖示
圖示

例如,台灣對美談判基本上都是關係優先,因此歷年都是「輸慘而被罵慘」,但實際上卻是最合理的抉擇,任何人上台談判結果都差不多。近日立法院的對抗中,包括理應中立的院長在內,綠營明顯是選擇「我贏你輸」,而藍營則是不斷藉由議事干擾,希望能坐下來協商,也就是選擇「各讓一步」的目標。

在大巨蛋案中,市府團隊顯然是選擇「我贏你輸」,不論是團隊成員的公開指責「暴利」,對其他幾大案的處理方式,還是柯文哲坦承對誠品文創案最滿意,都顯然是要求對方讓步,而且讓得愈多愈好。這其中,除了美河市案早已進入仲裁之外,其他三案最後都全面讓步,很可能是基於「民不與官鬥」的傳統思維,甚至以霸氣聞名、護犢心切而登報反擊的郭台銘,最後也以沈默收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