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簡吉因白色恐怖身亡 她當助產士養活5個孩子

2016-06-22 21:00
《陳何女士助產學筆記》新書發表會與會貴賓簽署合作備忘錄後合影。(文化部提供)
《陳何女士助產學筆記》新書發表會與會貴賓簽署合作備忘錄後合影。(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與大眾教育基金會,22日上午舉辦《陳何女士助產學筆記》新書發表記者會。此書中描述1位白色恐怖受難者之妻、陳何女士的人生,陳何女士的丈夫簡吉先生於1951年遭到槍決,陳何女士於是就以助產士為職業,養大了5個孩子,本書就是利用陳何女士50年前的工作手稿,描寫這位堅毅的一代助產士。

陳何女士生在台南府城,家境良好,在日治時期於高雄鳳山公學校擔任教員,後與同校男老師簡吉先生結為連理,她也依照習俗辭去教職,在家專心奉養公婆。1925年起,簡吉先生因致力於台灣農民運動,常常遭到日本警察迫害,甚至遭遇牢獄之災,陳何女士憑藉助產士的工作,扶養5個孩子,扛起經濟重擔。

1951年,簡吉先生因為白色恐怖迫害而遭到槍決,陳何女士以強大的毅力撐起家庭,而她以日文書寫的助產學筆記,則宛如時光縮影,道盡那個時代台灣女性的成長艱辛。

陳何女士之子、大眾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簡明仁說,婚後母親依習俗辭去工作到鳳山夫家擔任大媳婦,但是母親為了家計不得不回台南,報考台灣總督府台南醫院助產婦講習所,於1931年畢業,並取得執照。當時日本政府強力推行社區醫療和公共衛生,助產士是個女性可以賴以養家活口的職業,簡明仁說,母親用日文寫就的助產學筆記就像是另一本生命紀錄,看到大時代女性的一生,也是白色恐怖受難家庭的心情寫照。

中研院台史所副所長劉士永表示,台灣是自1902年開始才有第1批受過訓練的助產士,是台灣女性的第1份專業工作,也讓現代知識等資訊進入女生閨房,是台灣女性開化的先導者,「陳何女士的筆記書為時代作見證,以她的生命史見證了助產士專業得以生存。」

籌備處主任王逸群表示,陳何女士雖然已於1990年去世,但是她所留下的日文助產筆記,除了讓後人了解她是如何在當時艱困的環境中學習醫學知識、替村中婦女接生、提高台灣婦女生產安全性,更有助於現代重建日治時期的婦產科知識體系。 (相關報導: 我的新聞報導竟引發柯市府「白色恐怖」風暴 測謊整肅作法令人毛骨悚然 更多文章

《陳何女士助產學筆記》新書發表的同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與大眾教育基金會簽署合作協議書,共同獎助白色恐怖及人權相關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鼓勵青年學子進行白色恐怖時期相關案件研究,探討真相,落實追求轉型正義的公義理念。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世大運場館整修進度落後?北市府:進度都在掌握中
八仙塵爆失去雙腳與右手 最重嚴傷者:有時還會感覺到腳趾、手指在痛
「請重視麥寮學童曝癌風險」 黃國昌質詢衛福部長林奏延
《促轉條例》初審通過 2年內完成處理不當黨產
改善媒體亂象 傳播管理獎盼傳遞正能量
郝明義提公民調查計畫 林全:台電資訊不夠友善
亞洲矽谷暫緩 龔明鑫:前朝沒做的 新政府會繼續努力
找綠委便當會 蔡英文:若行政團隊一直被罵,反而會不敢做事
郝明義要求公民調查電力 行政院:盡速安排與林全會面
「亞洲矽谷」推動方案 送行政院會前急撤
「菲律賓不講法、仲裁庭不能管、裁決不算數」中國外交官:不會接受南海仲裁
「食安五環」方案 林全:讓食安成為台灣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