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誠觀點:從九項指標看蔡政府天方夜譚的能源政策

2019-05-06 06:40

? 人氣

三、電力零成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蔡政府將「電力零成長」作為能源政策目標的根本原因在於「減碳」。就算蔡政府達到增加400億度綠電以取代核電的目標,綠電占比20%也已達到獨立電網台灣的綠電供電極限,任何用電成長都將由火力發電提供,碳排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為達到減碳目標,電力非零成長不可。但蔡政府上任3年來,用電年年成長。目前經濟部規劃到2025年每年平均電力成長1.86%,所謂「電力零成長」已提前破功。

「台灣再生能源的基載電力哪裡來?談地熱發電」立院座談、陳世南。(郭佩凌攝)
地熱發電目前看來像是笑話。圖為「台灣再生能源的基載電力哪裡來?談地熱發電」立院座談。(資料照,郭佩凌攝)

四、智慧電表節電每年100億度

在2016年選前民進黨「新能源計劃」提出裝置智慧電表年可節電100億度時,本人即指出每年節電最多20億度。能源局網站上「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核定本)」有一段:智慧電表布建後,依據相關時間電價試驗計畫之實驗結果,推估低壓用戶可節省 3%用電,高壓用戶則節省1%用電。

實際上,2017年全國住宅用電戶約1270萬戶,總用電量475億度。假設每年用電成長1.86%,2025年住宅用電550億度,節約3%約17億度,猶低於本人估計。該段中提及高壓用戶可節省1%也沒錯,但問題是高壓用戶老早就已裝設智慧電表,新花1000億元為全國300萬用戶改裝智慧電表全部是低壓用戶,300萬戶不到1/4的住宅用戶,花了這筆天文數字每年節省的用電量約4億度,約電力系統用電的0.15%,也頗符合蔡政府為了配合口號不計成本的一貫作風。不幸花了1000億元裝置智慧電表,每年節電100億度仍然跳票。

五、以碳捕捉及封存(CCS)每年減碳1000萬噸

多數人可能不知道什麼是碳捕捉及封存(CCS)。CCS 是減碳方法之一,CCS是在火力電廠加裝設備將其發電排碳在排入大氣之前予以回收,並將其埋在數公里下合適的地層,永久封存。台電在數年前曾在彰濱工業區試挖3公里深的試驗井,後因地方民眾有疑慮,已全面停止。1000萬噸碳排約為台中3部機年碳排,以全球而言都是極具野心的規劃,不幸目前完全歸零。目標過於不切實際,確定跳票。

六、2025年減碳4000萬噸

由以上電力零成長,以智慧電表每年省電100億度及以CCS減碳1000萬噸三大硬指標全都跳票的情勢可知2025年減碳4000萬噸的目標絕無可能達成,必然跳票。實際數據顯示蔡政府就任以來之碳排年年增加。

以上6項為目前即可斷言決無可能達成的硬指標,另外3項則為蔡政府目前拚死拚活,不惜將全民拖下水,仍努力妄想達成之硬指標。

七、太陽能裝置2000萬瓩(20GW)

太陽能能量密度太低,與核能發電及火力發電相較,發同樣度數的電要百倍土地,原本就不適宜在地狹人稠的台灣推廣。蔡政府規劃在全國百萬屋頂裝置300萬瓩太陽光電外,在地面要裝置1700萬瓩的太陽能,需要255平方公里的土地(與台北市面積相當)。裝置完成後台灣太陽能密度將為目前世界第一、德國的5倍,每度發電成本將為所取代核電的4倍,每年發電成本1000億元。到2018年為止,太陽能裝置容量為284萬瓩,不到2000萬瓩15%,但蔡政府為達到其不切實際的目標,不顧人民死活,瘋狂的四處加建太陽光電設備,但想要達標?只能說「很拚」。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立誠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