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台灣人的統一焦慮

2019-05-06 06:30

? 人氣

但另一方面,台灣人又不願直白討論著統一,因為台灣人早已從兩蔣時代的「說著統一」、到1990年代以「國統綱領」為依據而「談著統一」,再到陳水扁、馬英九主政時,因台灣主體意識的高漲與日漸確立的「不願統一」,到後馬英九時代迄今,眼見中國大陸崛起之勢確立,習近平對台的工具手段多元,導向「生怕被統一」的變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90430-馬英九基金會舉辦「突破困境,迎接挑戰」重振台灣競爭力會議,前總統馬英九。(陳品佑攝)
在前總統馬英九時期,中國大陸崛起之勢確立,人們想法導向「生怕被統一」。(資料照,陳品佑攝)

在這兩岸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台灣人漸漸明白一個道理,即體悟到兩岸統一的權力已然隨著兩岸規模極端不對稱的現實,不再掌握於自己手中,因此多數台灣人對於「統一」這件當攸關台灣未來的大事,若不是抱持能避多遠就避多遠,能多視而不見就視而不見的心態,私心以為,兩岸只要維持熱絡的經貿關係就好;不然就是企圖以擱置的方式,迴避抵擋面對統一議題所必須要有的勇氣,甚至消極看漲統一的可能性。

記得兩蔣時代響徹雲霄的「反攻大陸」和「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迄今仍鮮活地留存在台灣中老世代的記憶中,就連年輕世代至今也能略知一二。是時以兩蔣為尊的國府以正朔自況,儘管中央政府遷台,但仍具有濃烈的光復使命,奈何在冷戰結構與國際現實的制約下,兩蔣那一代人「統一中國」之願想,終是一場空懷。至李登輝時代,一方面將統一掛在嘴上,和對岸談判,另一方面卻加緊構建以分離主義為意識形態基礎的台灣主體意識。30餘年來,終使獨立成為台灣社會主流,統一成為票房毒藥。今昔對比,台灣從說著統一到害怕被統一的改變,實則一面兩岸實力興衰相對的歷史映鏡。

蔣中正(右)與蔣經國(圖/維基百科)
兩蔣時代大家還是想著統一。圖為蔣中正(右)與蔣經國(圖/維基百科)

看到統一黑影就開槍

台灣政府近來對假新聞「風聲鶴唳」,有很多動輒得咎的反應,說穿了,其實都是台灣人當下心理極度害怕被統一的意識高漲所致。前些時候,網路上高調宣傳中共要大舉開價收購臉書粉絲專頁即是一例。

20190427-反核大遊行今(27)日於台北、高雄兩地同步進行,民進黨主席卓榮泰帶領民進黨大隊,總統蔡英文也共同參與遊行。(甘岱民攝)
年初面對習近平提出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總統蔡英文嚴正反擊。(資料照,甘岱民攝)

回過頭看,造就這一波高潮的,莫不因為習近平於年初「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提出,激起蔡英文政府以「三道防護網」重手反制,民共彼此交相衝突,墊高了台灣民心對於「中共真的要來了」的恐懼,而「中共來了」又直接等於「台灣要被統一了」,等於台灣的國家主權與自由民主將要一命嗚呼,台灣人當然要「怕起來」。

反諷一點講,「台灣方案」讓台灣人對統一大勢要來了,出現「覺醒」,於是終於「面面俱到」。過去諸如新疆、西藏等,在台灣基本熱不起來的新聞,在統一恐懼與焦慮的加乘下,反覆在政府部門、新聞與網路媒體上激烈翻炒著;再如作為「一國兩制」示範區的香港,自然也在台灣這一波統一焦慮中,被放大檢視:台灣青年喊著「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民進黨政府也積極宣傳「反對一國兩制,台灣不要變香港」。這些話語無一不是依循台灣不要被統一的意識而下。不可諱言,香港對台灣具有參考價值,但台灣政府與民間該想清楚,這參考價值是否真該僅限於「看看香港有多慘」的份上,進而忽略其他?

另一種型態的「怕被統一」的反射,則表現在台灣以更高的頻率去彰顯台美關係的熱絡與友好,那是一種既然怕被中共統一,那就找美國人來壯膽的反身思考,潛台詞是「只要美國人來了,中共就會遠離台灣」的不現實心態。例如,當解放軍軍機突如其來地飛越海峽中線十餘分鐘,激起台灣輿情震撼,但回頭一想,美國軍艦不也一直在台灣周遭頻密航行?台灣社會竟然要這麼想才能心安,難道不為自己心酸一回?

話說從頭,因為習近平對台漸趨積極,「統一」這件事在被台灣社會迴避了多年之後,終於再度回到輿論焦點上,這反而倒好。能意識到問題,才能真的去解決問題。

有道是「覺醒」這個詞彙近年在台灣很紅,社會上充滿著各種覺醒,彷彿什麼都要覺醒一下,有青年覺醒、無色覺醒;「覺醒的台灣人」成為一記政治正確的身份標籤。那麼,用相同「覺醒」的概念來評價台灣人漸把統一當作一回事看待,當然也稱作是「統一覺醒」。只是,台灣人對於好像真的會被統一這件事情的覺醒,卻是焦慮與焦躁萬分,且不知所措。因而走到現在方方面面,只要事涉中國大陸,都是國安問題,「見到黑影就開槍」,這就當真是罹患了統一躁鬱症了。

多維觀點042期(多維觀點提供)
多維觀點042期(多維觀點提供)

*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42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