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兩岸關係該何去何從?兼論台灣該如何面對中國

2019-04-21 06:10

? 人氣

圖為馬英九、吳敦義出席「馬習三週年兩岸關係何去何從政策研討會」。(蔡親傑攝)

圖為馬英九、吳敦義出席「馬習三週年兩岸關係何去何從政策研討會」。(蔡親傑攝)

〈前言〉

自國共內戰後,先總統蔣中正帶領中華民國政府及數百萬軍民來到台灣,隨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成立,台灣海峽兩岸便成為分治的局面,至今依然不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兩岸議題是一個「中國內政問題國際化」的議題,其牽涉之範圍除了台灣海峽雙方之政府與人民外,以亞太區域的角度還包含日本、新加坡;以國際政治的角度還關係到美國的戰略。因此,由上可知此議題之複雜程度絕對非同小可。但由於日本、新加坡皆非國際政治秩序的領導者,則分析此議題時,可以美中台為主,日本、新加坡為輔做為分析架構!

兩岸關係是對台灣民眾生活影響最直接、最大的政策,也是最能同時牽動美、中兩強的變數。近年來,由於朝野雙方對於如何面對中國莫衷一是,兩岸政策沒有一貫、穩定、清晰的架構,不僅造成朝野對立,台灣社會內耗,民心動盪,更因此無法妥善處理「兩岸經貿」這個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議題,找到「力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機會與「國家安全」的平衡點,將「機會極大化,威脅極小化」。

本文試著以理性謹慎的態度,試著提出淺見,盼有所助益,也希望能有拋磚引玉之效果,歡迎各界指教和討論!

蔡政府一面拒絕「九二共識」,一面延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產生兩岸與外交上的衝突。(林瑞慶攝)
蔡政府一面拒絕「九二共識」,一面延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產生兩岸與外交上的衝突。(林瑞慶攝)

〈正文〉

冷戰時期,直到美國決定「聯中抗蘇」前,美國一直是大力支持我國的重要盟友,而我國的「經濟奇蹟」,更是我國能充滿自信昂首闊步於國際舞台的根本。此時,國際環境對我國是友善的。然而,當美國決定「聯中抗蘇」後,隨之而來台美斷交,以及其他國家唯美國是瞻隨之與我國斷交,揭開了我國外交困境的序幕,直到今日仍是如此!

「經濟為國家之根本」這樣的說法,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點頭同意。從這個假設往下推展,可知鄧小平先生所推動的中國改革開放,絕對可以說是中國近代的巨大轉折點,對於中國重新取得國際舞台的話語權息息相關。同時,也對海峽兩岸雙方國力對比有著絕對性影響,進一步影響到海峽雙方在國際政治舞台的地位。

相較於美中兩國,台灣雖小卻是牽動中美兩國敏感神經的重要因素,有些類似於國會「關鍵少數」的概念,也可呼應蔡英文總統所說:「我們未必只能是棋子,也可以是棋手。」如何採取靈巧適當的策略考驗著政府的智慧!以下淺見,僅供參考:

一、接受九二共識,即「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原則:

從發表「兩國論」引起的風暴,到陳水扁總統執政時期採取的種種動作,導致被美國貼上「麻煩製造者」的標籤。已說明「現階段推動改國號、制憲」等「台獨」的舉動是不可行的!

依據目前之憲法,理論上,中華民國統治疆域仍延伸至對岸,當然,實際上,僅有台澎金馬。而對岸政府始終宣稱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之領土。因此,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在「某種程度」是「事實」,而「各自表述」確保了「歧見」可以得到表達!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