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文:政治歸屬改變若沒有在地人參與,既是災難也缺乏合法性

2022-02-12 05:50

? 人氣

七十年代的香港,儘管目睹了過去30年中國大陸搞階級鬥爭的災難,但主導的社會政治意識,仍然是「我是中國人」、追求「一個統一的中國」的觀念。親台的學者、報人,傾向「反攻大陸」,實現「中華民國統一」;親中共的左派當時就在文革告終的情況下,呼籲國共談判實現統一。那時候,排除統一的獨立自主意識,幾乎是不存在的。《七十年代》基於統一是熱門話題,當時就廣邀左右派學者和意見領袖一起討論。因為我們本身有左派標籤,所以實際上是邀請非左派人士。也許不少人認為舉辦這座談會是中共的「統戰」,但回想當年,在舉辦座談會前不久,我曾經被左派領導人叫停,但由於一切都準備好,而且要參加的人也確定了,因此無法取消,而《大公報》的羅孚最後也決定參加,以平衡非左派佔主導的形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被委託主持者是中文大學副校長鄭德坤,他開宗明義提出,在香港的中立人士,在統一運動中有什麼是可以貢獻的。參加座談會的右派政論家徐東濱說,被邀的許多人沒有出席,顯見左右派坐在一起平心靜氣地討論問題還不是時候,但他認為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是認為中國應該統一的,他提出了要以民主自由法治平等作為統一的前提。另一位提供書面意見的右派政論家繆雨,就認為國家必須統一,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制度不同不能作為反對統一的理由;自由人權民主雖眾心嚮往,但不是國家統一的先決條件。

在主持人和左右派一面倒支持統一的情況下,出席座談會的台灣本省人的意見就顯得很突出了。出席的台灣人除了中大政治行政系的翁松燃之外,還有廖光生,和以「來賓」名義出席的李弘祺。

首先,他們作為台灣人,家庭聯繫和社會聯繫都在台灣,他們在香港參加一個左派雜誌主導的關於中國統一的座談會,對他們來說有一定的政治風險。也因此,其中一人要匿名參加。

其次,台灣當時仍然處於戒嚴狀態,在蔣政權的威權統治之下,政治意識是中華民國乃一個中國的正統,中國必須統一在中華民國之下,是理所當然的政治正確意識。台灣人在座談會提出「統一是否一定好,不統一是否一定不好」的意見,確實是一個既不可以在大陸也不可以在台灣提出的意見。

2018年春節期間,與翁松燃教授攝於台灣埔里。(作者提供)
2018年春節期間,與翁松燃教授攝於台灣埔里。(作者提供)

其三,翁松燃在座談會上提出,中國統一是不是國共兩黨的問題?即使台灣人都支持統一,但是否由國共兩黨和談就解決,而不需要問過台灣人。幾位台灣學者從台灣歷史來論述,說台灣一直任人擺佈,清廷敗於日本,拿台灣作犧牲品;國民黨在內戰中打敗,就把中央政府遷來台灣,並實行戒嚴;現在中共說要統一了,好像也不需要問台灣人有什麼想法。作為台灣人,他們想起來心情都不愉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