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和別人溝通時,該怎麼樣才能好好表達意思?其實,利用「口頭禪」,作為提升思考能力的訓練之一,這樣會讓溝通更有效率,表達更清楚。
「輔助句」, 讓你報告、說服得心應手
頭腦不清楚的人說話時有個特徵,那就是想說的內容逐行在改變。原因有二,一是被對方扯離話題了;其二則是腦海中沒有歸納出中心思想。
如果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在談話過程中,自己會逐漸迷惘:「我想說的是什麼啊……」在這樣的狀況下,要是所謂談話對象的「敵人」在場,大腦更會亂成一團,結果自己帶給對方的印象就變成「真是個不知所云的人」、「和那個人談話真無聊」。
不過,只要在開口前先在腦中試想過一次,思緒將能確實整理歸納。
零秒思考──「3WHAT.3W.1H」口頭禪練習
我總是建議大家利用「口頭禪」,作為提升思考能力的訓練之一。舉例而言,當談起某個話題時,不妨試著說:「其實所謂……」。
如果主題為「教育」,就試著說句「其實所謂教育……」。如此一來,便可接著說出「就是教導培育」、「就是教導人們,引導他們成為所求之姿」……諸如此類明確定義出「教育」一詞。
此外,可以試著說句:「若說起以前,曾是……」,便可將視野拓寬至所談主題的歷史狀況,進而加以思考。
這些舉例,都是我所提倡──「3WHAT.3W.1H」中的部分想法。
通常文章會被要求以5W1H來撰寫,於是我以5W1H作為參考想出這個溝通概念。只要將此概念當成思考模式牢記,除了能深入闡述,寫出的內容也將變得十分明確。
所謂的「3WHAT」即為:
「那是什麼?」──定義。
「發生什麼事?」──現象。
「為何發生那種結果?」──結果。
而「3W」即為:
WHY「為什麼會發生那種事?」──理由.根據。
WHEN「從何時開始變成那樣的?以前是怎樣的呢?」──歷史狀況。
WHERE「在哪裡發生那件事的?其他地方狀況如何?」──地理狀況。
最後的「1H」即為:
HOW「該怎麼處理為宜呢?」──對策。
實際試做看看將會明白,只要把這些句子變成口頭禪,表述的內容將不再閃爍模糊。這不僅能成為思考的訓練,還能練習精準表達。換句話說,為求言簡意賅地向對方表達己見,口頭禪可帶來相當的成效。
只要事先學會有助於歸納、順利談話的句子,萬一過程中一時語塞,這些句子將成為讓人內心篤定的得力助手。
報告長篇大論?你得先說「結論」
在商務場合中,往往被要求報告得簡潔扼要;或受主管叮囑:「拜託簡短一些喔!」應是家常便飯。這種時候,「從結論開始說起」已被視為溝通鐵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