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生氣的人都有1個共通點!心理師親授「處理憤怒」的5個練習,別再被情緒綁架了

2022-07-29 11:00

? 人氣

再比如:老公回家之後便躺在沙發上,不做家事、不帶孩子,也不願意跟你多說幾句話,就只是拿著手機玩電動。看到這個畫面,你會貼什麼標籤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的妻子貼上「不顧家」、「不負責任」、「不愛我」等標籤,這時她們就對先生啟動憤怒。也有的妻子貼上「他工作累了」、「他為了家,付出了太多」等標籤,這時她們會選擇體諒丈夫的不易。

貼標籤,完全是你根據自身的內在經驗和理解去加工外在事物的過程。這份理解,決定了接下來你會有什麼樣的情緒。因此,思考憤怒,首先是要找到標籤。而思考標籤,其實就是找出:當你憤怒時,你是如何評價他人的?

標籤並非事實

有些人覺得:「我的伴侶就是對家不管不顧,特別自私。不是我覺得他自私,是他本來就很自私。這是一個事實,所有人都覺得他自私。」也有些人認為:「我的孩子寫作業時總是很笨。不是我覺得他笨,事實就是如此,老師也都這麼說他。」

那麼,什麼是事實呢?事實是客觀的,不會因觀察者的不同而發生改變。一塊石頭1.5公斤重,你讓誰來秤,它都是1.5公斤重。但你說伴侶自私、孩子愚笨,觀察者切換之後,結論還是一樣的嗎?你的伴侶也覺得自己自私嗎?你的孩子也覺得自己笨嗎?我猜他們應該不會這麼評價自己。所以,自私、笨,這都是你自己視角下的答案。

當然,絕對的客觀是不存在的。「1.5公斤」、「重」,都是人類為了生活方便發明的統一的標籤認知。我們這裡說的是相對客觀。那麼,真是「所有人」都這麼覺得嗎?最多你周圍的幾個人這麼看待他,這也只代表你們幾個人的視角,這能代表客觀嗎?

要知道,「他人是自私的、愚笨的、不可靠的、冷漠的」這些評價,都只是你的大腦創造的事實,並非客觀事實。然而在你的主觀世界裡,無法覺察這只是你的個人評價,而誤以為這就是客觀事實。

就像從井底之蛙的視角觀察,天空只有井口那麼大。一隻鳥說:「我從萬里之外飛來,口渴死了。」青蛙說:「你在撒謊!天空就井口這麼大,你怎麼可能從萬里之外飛來呢?」

一個人侷限在自己的認知裡,就會認為自己所以為的就是事實。當別人解釋時,他會覺得別人在否定事實,而更憤怒。因此,憤怒其實是在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是由我說了算的!你必須同意我。我不接受反駁!」

標籤是一種「忽視」

貼標籤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忽視。因為當你給對方貼上標籤時,就失去了瞭解真實他人的動力。標籤一旦貼上,我們就容易忘記它本來只是標籤,而喪失其他探究的可能性。當我們執著於自己的理解,便看不到真實的他人了。

如果媽媽常對孩子說:「你太懶了!你太笨了!」這種標籤一旦貼上,媽媽就開始了對懶、笨的憤怒,很難再靜下心來耐心地思考:孩子怎麼了?他發生了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

寶瓶文化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