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7年育種,新品種桂丁雞端上總統餐桌!這30年老公司,轉型研發雞肉界的和牛

2022-02-08 14:10

? 人氣

內部轉型變革,導入豐田式管理

向外跑遍各國攻城掠地,內部的轉型變革也不可少。事實上,直到培育桂丁雞的那七年間,才是凱馨內部真正轉型變革的開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了提高員工的向心力及認同度,鄧學凱和弟弟鄧學極先從獎金制度和標準工時等人事改革做起;接班第五年,在原本的家族老幹部大換血之後,凱馨的轉型路才有如開turbo(渦輪)般開展。

由於人員換血和品牌行銷同步進行,在產、銷兩方面都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兩兄弟的一內一外分工漸感侷促,於是2010年學習金融的么妹鄧素佳也回到公司,負責整頓財務。

代工大廠出身的鄧學凱,要求從品種培育、飼料配方到電宰加工,一律標準化作業,2008年導入豐田式生產系統(TPS)及大數據倉儲系統以穩定生產。在建置自動生產排程系統之後,從排程到出貨只需要兩小時。

2016年凱馨由虧轉盈,年營收首度達到近14億元,獲利達7,000萬元。2017年,鄧學凱斥資5,000萬元,打造國際級的密閉式智慧種雞場,從中累積各種專業數據。2018年到緬甸設立種雞場、電宰廠和飼料廠,建立了第一條「整廠輸出」的生產基地。

2019年凱馨年營收再次突破,達到15億元的歷史新高。2020年鄧學凱投資千萬元,建置以豐田生產方式為核心的ERP系統,打通六大價值鏈,精準記錄串接包括育種、孵化、飼料配方、飼養、屠宰倉儲與加工的所有數據,並可隨時掌握各種資訊與訂單進度,雞肉報廢率從14%下降到1%以下,大幅降低後勤資源投入50%以上。

第二次轉型,瞄準全球打造永續

凱馨的第二次轉型仍是現在進行式,但跟第一次「被迫」轉型顯著不同:從在地農企業走到亞洲,從傳統產業轉為數據驅動企業,這兩大步不是為了「求活」,而是為了永續。

「我瞄準的是,在我看得到的時間,這一條龍的布局會遠遠超過土雞,成為蛋白質的營運,」接班近二十年,還不到五十歲的鄧學凱認為,桂丁雞的成功只是起步,希望接下來能夠做到像葡萄酒的法定產區制度(AOC),甚至建構出台灣法定產區(TAOC)。而且,這樣的模式不限於雞,台灣魚和台灣豬都可以循這樣的模式發展,從在地出發進軍全球市場。

但是,台灣產業可以做到這點嗎?有能量、有機會嗎?鄧學凱很肯定,台灣的成功例子可以讓所有亞洲國家參考,「只要經濟開始起飛,社會專業分工之後,這個需求就會一下子爆發出來!」

過去台灣市場有土雞的需求,但無法成為產業,因為每家自行養雞。一旦生活模式轉變,需求就會轉換,產業自然成形,「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去緬甸的道理。」鄧學凱看到的是,東協或中亞國家不像台灣原本有深厚的農牧業基礎,發展時日尚淺。身為技術與品種先行者,台灣很適合協助東協國家發展,「若能成功建立這個模式,台灣企業就可以順利進軍整個亞洲。」

「這是最大的挑戰,但也是最大的機會點,」鄧學凱說,不只凱馨,對於台灣農企業而言,更是如此。(文/溫怡玲)

作者介紹|黃日燦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創辦人暨董事長,律師執業逾四十載,專長涵蓋企業併購、產業策略、公司治理、跨國經營諮詢、科技產業事務與家族企業規劃。黃創辦人積極協助台灣產業脫胎換骨,是企業轉型升級的策略軍師與產業發展的意見領袖。現任裕隆集團執行長特別顧問、台元紡織董事長特別顧問,以及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榮譽理事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周出版《企業創生.台灣走新路:企業五大轉型突圍心法,打造新護國群山》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