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沒有月亮蝦餅、溫州沒有大餛飩!你以為的5道外國料理,其實都是台灣人發明的

2022-01-14 14:20

? 人氣

你知道月亮蝦餅、溫州大餛飩只有在台灣吃的到嗎?一窺這些「外國料理」背後的故事。(圖/取自Bevis Chen、Blowing Puffer Fish @flickr)

你知道月亮蝦餅、溫州大餛飩只有在台灣吃的到嗎?一窺這些「外國料理」背後的故事。(圖/取自Bevis Chen、Blowing Puffer Fish @flickr)

當世界各地美食在台灣匯集,自然會產生融合,進而創新,於是就創造了新的美食,雖然以外地料理為名,卻是當地沒有的料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例如:台灣的溫州大餛飩,在溫州找不到。台灣的川味紅燒牛肉麵,在四川也找不到。台灣有蒙古烤肉,但蒙古沒有這樣的烤肉。台灣的川菜餐廳有五更腸旺,但四川並沒有這道菜。台灣的泰國餐廳有月亮蝦餅,但泰國也沒有這道菜。

台灣如何「發明」這些外地料理?背後又有什麼歷史和故事?

溫州大餛飩

溫州大餛飩(圖/取自Blowing Puffer Fish@flickr)
溫州大餛飩。(圖/取自Blowing Puffer Fish @flickr)

中國各種菜系匯集台灣,在中國各地有些內容相似而名稱不同的食物,例如以麵粉薄皮內包肉餡的食物,福建稱之「扁食」,廣東稱之「雲吞」,四川稱之「抄手」,浙江及北方稱之「餛飩」,在台灣都有,後來以華語稱「餛飩」(ㄏㄨㄣˊ˙ ㄉㄨㄣ)者最多。

台灣人口以福建漳泉籍居多,所以最早只有扁食。台灣清代、日本時代的文獻幾乎沒有「餛飩」一詞,只有清末《恆春縣志》(一八九四年)說「餛飩,俗名扁食」,而總編纂屠繼善是浙江人。

扁食因肉餡以木槌打扁而得名,比現在的餛飩小,使用豬骨高湯,講求濃郁。

戰後,台北出現「溫州大餛飩」,餛飩比扁食大很多,但湯較清,還加了紫菜、榨菜、蛋絲等。

一般以為戰後才有浙江溫州人來台,其實溫州在福州上方,離台灣不算太遠,從十六世紀以來就跟台灣有海上(海賊)的關係,清代台灣文獻也記載有零星溫州人來台灣,但較大規模移居台灣則在日本時代。

一九三○年代,日本人招募大批溫州人前來基隆採運煤礦(另一部分在金瓜石金礦場),或是在基隆港當碼頭工人,集中住在今基隆港西岸第六碼頭後面山腰上的宿舍,基隆人俗稱「溫州寮」至今。

此外,戰後也有不少浙江人前來基隆,已故前基隆立委劉文雄即溫州人,再加上一九五五年浙江沿岸大陳島移民,使基隆成為浙江人在台灣的大本營。

以此來看,台灣的餛飩最早應該是浙江溫州人引進,可能先在基隆賣。本身是基隆溫州人後代的餐飲品牌行銷顧問劉蓓蓓說,可能基隆浙江人第二、三代在戰後前往台北賣餛飩謀生,故意把餛飩做大,打出了「溫州大餛飩」的名號。

川味紅燒牛肉麵

紅燒牛肉麵(圖/取自bryan...@flickr)
川味紅燒牛肉麵。(圖/取自bryan... @flickr)

台灣傳統一般人不大吃牛肉,直到戰後出現「川味紅燒牛肉麵」,才打開吃牛肉的風氣。今天牛肉麵已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台灣麵食,台北市政府自二○○五年起舉辦「國際牛肉麵節」。

台灣如何創造牛肉麵?一般都根據已故台大歷史系教授、飲食文學作家逯耀東的說法:大江南北都有不同形式與風味的牛肉湯、牛肉麵,唯冠上「川味」的紅燒牛肉麵是台灣獨創,四川當地並無此味。戰後,四川的成都空軍官校遷到高雄岡山,空軍眷屬多為四川人,他們以四川郫縣的方法在岡山製造豆瓣醬,再以四川成都用豆瓣醬熬煮「小碗紅湯牛肉」的作法,在台灣創造了「川味紅燒牛肉麵」,所以可說是起源於岡山,後來流行於台北。

品牌行銷顧問劉蓓蓓在二○○五年為台北市政府策畫、創辦首屆牛肉麵節,即引用逯耀東的說法,介紹台灣牛肉麵的起源。

美食家梁幼祥在二○一一年出版的《滋味》一書中,也提到台灣牛肉麵的起源:「台大教授逯耀東說源自岡山外省老兵,但也有人說源自台北中華路,不論如何,確是老兵退伍後,為了謀生在麵攤上精調出來的美味。」

台灣的牛肉麵在價格上可謂高檔的庶民美食,至今仍在繼續發展中,在口味上仍以川味紅燒為主流,但也有清燉、番茄、咖哩、沙茶、麻辣等多種口味,在牛肉材料上則出現牛小排牛肉麵、和牛牛肉麵等。

蒙古烤肉

蒙古烤肉(圖/取自Sheng-Fu Hsieh@flickr)
蒙古烤肉。(圖/取自Sheng-Fu Hsieh @flickr)

蒙古烤肉在一九五○年代開始在台灣出現,曾經盛極一時,連五星級飯店自助餐也提供這道料理。

蒙古烤肉其實不是以炭火烤肉,而是類似自助餐吃法,客人先挑選各種肉類、蔬菜及醬料,再交由廚師在大圓鐵板上翻炒,可謂「客製化」的美食,而且一般都採吃到飽形式,所以很受歡迎。

然而,這種肉食真的是蒙古人的吃法嗎?台灣又如何與遙遠的蒙古拉上關係?原來,蒙古烤肉是祖籍北京的相聲大師吳兆南在台灣所創。一九五一年,他以家鄉的烤肉料理,在台北開創以蒙古烤肉為名的吃到飽烤肉餐廳,讓人想像在北方大草原烤肉的風味。

後來,吳兆南接受電視訪問說明由來,因為當年台灣還在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氣氛下,以「北京烤肉」、「北平烤肉」為名都犯忌諱,他隨便就想到可用「蒙古Barbecue」、「蒙古烤肉」。

台灣在二○○○年代出現以孜然(又稱小茴香)為主要調味料的「蒙古火鍋」,號稱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享用的養生火鍋,其實也是在台灣發明的另一種「偽蒙古料理」。

五更腸旺

五更腸旺(圖/取自George Hong@flickr)
五更腸旺。(圖/取自George Hong @flickr)

台灣川菜餐廳的名菜「五更腸旺」,風靡台灣幾十年,連非川菜餐廳、一般熱炒店也都有這道菜,甚至飄洋過海到了美國的中餐廳。

五更腸旺是以豬大腸、鴨血、酸菜為主要食材的麻辣料理,看來是典型的川菜,但正宗川菜卻沒有這道菜。後來真相大白,原來這是早年台灣川菜師傅改良的「台式川菜」。

五更腸旺原名「五更腸血」,因「血」字不吉利,而中國西南地區稱動物的血為「血旺」,鴨血即「鴨血旺」,故改名「五更腸旺」,而「旺」字有昌旺之意,「腸旺」更寓意「長旺」。

「五更」本意為凌晨三點至五點,這裡指「五更爐」,古代夜間使用的小火爐,這道菜就是以煨煮(小火慢煮)而成,端上餐桌時下面還放著小火爐(酒精燈)保持熱度。

「五更腸旺」的原型是名為「毛血旺」的川菜,使用鴨血及雜碎煨煮而成。「毛」本為「冒」,四川「冒菜」指以底湯煮成的各種菜。

五更腸旺受到廣大歡迎,所以也出現了相同煮法、不同食材的「五更魚」、「五更蝦」等。

月亮蝦餅

月亮蝦餅(圖/取自Bevis Chen@flickr)
月亮蝦餅。(圖/取自Bevis Chen @flickr)

台灣泰國餐廳有一道名菜「月亮蝦餅」,也是在台灣創造出來的泰國菜,但有很長時間被台灣人視為泰國小吃。

泰國菜有一道「金錢蝦餅」(ทอดมันกุ้ง,Tot man gung),也是以蝦泥為內餡,再裹麵包粉油炸而成,外形很像日本的可樂餅,跟月亮蝦餅差很大。

月亮蝦餅也是以蝦泥為內餡,但以春捲皮上下包裹,再油煎到兩面金黃,形如滿月。整片大圓蝦餅以披薩方式切片,一般切成八片,擺盤時把八片小蝦餅尖端向外,裝泰式酸辣醬的小碗碟放中間即成。

結果,在台灣發明的「偽泰國蝦餅」,比真泰國蝦餅更受台灣人喜愛。

作者介紹|翁佳音, 曹銘宗

翁佳音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政治大學、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研究專長為十六至十八世紀臺灣史、東亞史,史學理論、歷史民俗學。曾主持「新港文書研究」,以及「荷蘭時代決議錄」譯註等計畫。精熟荷蘭語與荷蘭文獻,其編著的《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解讀十七世紀中葉北台灣的荷蘭古地圖,是研究早期台灣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現任作家、講師,兼任導遊,關注台灣庶民的語言與文化,致力台灣歷史的史普寫作。

曾任聯合報文化記者及主編、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中興大學駐校作家、聯合新聞網〔讀.書.人〕專欄作家。

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貓頭鷹出版《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原標題:台灣發明的外地料理)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