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養  

約 24 項搜尋結果
呂秋遠曝婚姻十大禁忌。(示意圖/取自pixabay)

婚後千萬別管帳,對方只會覺得你在A錢!律師揭「婚姻10大禁忌」,做錯小心感情漸行漸遠

《可愛巧虎島》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不過,這3個卡通沒說的冷知識你真的知道嗎?(圖/截自YT 巧虎TV 台灣巧連智官方頻道)

《可愛巧虎島》玲玲為何消失?巧虎其實不是本名?3個不為人知童年真相,長大後才恍然大悟

高雄國際同濟會及小英之友會,捐贈10萬元予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圖/社會局提供)

高雄國際同濟會、小英之友會 捐10萬購「數位學習設備」助偏鄉弱勢孩童學習

醫師表示,女大生性成癮的困擾,和童年時經歷的創傷有關。(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每2天換一次性伴侶,女大生染上性病「仍想繼續做愛」!醫師揭她性成癮關鍵,竟和童年創傷有關

紅遍國際的萬秀洗衣店阿公阿嬤,爆紅的幕後推手孫子張瑞夫親揭拍下一張張照片背後的溫暖故事。(圖/取自wantshowasyoung@Instagram)

不捨阿嬤覺得自己沒用了!萬秀洗衣店孫子用手機拍出80歲時髦穿搭,揭爆紅背後最動容故事

如果兩代之間的教養觀念不一致,勢必會發生衝突,這時到底該聽誰的?(取自pixbay)

辛苦教育孩子,長輩卻總是輕意打破規矩…心理師:掌握6大關鍵,當個不被喧賓奪主的父母

很多銀髮族認為,比起養育自己的小孩,照顧孫子孫女需要承擔的責任更重。(取自pixbay)

工作忙,就能把孩子丟給年邁父母照顧?律師揭許多「顧孫銀髮族」最大痛苦

有一種愛,真的就叫阿公阿嬤的愛啊!(取自pixbay)

讓阿公阿嬤帶小孩,真的會把孩子寵壞嗎?專家揭隔代教養3大好處,每個都是錢買不到的

看似嚴格的阿公,對小影卻是百般寵溺。(圖/環宇基金會提供)

「謝謝阿公,養我長大!」因隔代教養、孩子難以溝通⋯直到「那天」孩子才懂,愛不是「理所當然」

《最後的禮物》由《與神同行》小童星鄭志薰(左)、《花漾爺爺》李順載(右)演繹出動人的祖孫情。(圖/GaragePlay 車庫娛樂@facebook)

兒子早逝、媳婦捲款離家,罹癌爺打零工養2幼孫…他生前做這件事,給孫子「最後的禮物」

(圖片來源:https://goo.gl/5neafg)

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卻成為生命中最美好的教材,這群孩子用成長向愛致敬

國人服用醫師處方抗憂鬱劑人口比例,明顯與年齡成正相關,65歲以上每千人高達114人。(資料照,取Pixabay)

空虛寂寞覺得冷…國人愈老愈憂鬱 65歲以上11.4%服用抗憂鬱藥

隔代教養家庭中的阿公阿嬤,其子女無法照顧孫子女的原因,以子女因入獄、失業、重病等因素無力扶養子女占24.95%最多。(取自pixbay)

隔代教養》15年來增21.6% 近8成祖母、外祖母挑重擔

許多孩子相依為命不是爸爸、也不是媽媽,而是已近花甲之年的阿嬤。(資料照,美聯社)

隔代教養》4歲男童的告白:我的媽媽是阿嬤、我的爸爸是阿祖

經國內精神科確診的憂鬱、焦慮等身心症狀老人患者中,約有3分之1是隔代教養家庭的主要照顧者,隔代教養家庭阿公阿嬤照顧孫子的壓力之大,可見一斑。(資料照,顏麟宇攝)

隔代教養》「拚命帶孫子還要被嫌」醫師:阿嬤壓力太大到想自殺

單親家庭中女性當家的比率,更增加到73.8%。也就是說,無論刮風、下雨、颱風、地震…,國內絕大多數單親家庭,都是由媽媽帶著未成年子女一起守著家。(取自Toshimasa Ishibashi@flicker)

老媽當家》「姊姊妹妹站起來」單親家庭10年爆增近5成 73.8%由媽媽主理

他被兩個姑姑帶大,從小便擁有非常多的愛,家庭給予的溫暖一點也不比任何人少。(圖/何則文提供)

家庭由一男一女組成才會幸福?兩個女人養大的他霸氣出面,打臉不懂愛的反同方

「親屬保母托育補助」怎麼領才聰明?專家傳授簡單3步驟。(翻攝自youtube)

想省保母費?請阿公阿嬤帶孫竟然有錢領!最高補助5千啊,別讓你的權益睡著了

那些沉重無比的威脅,並無助於解決當下所發生的問題,往往只會讓父母自身感到沮喪與挫折...(示意圖,非當事人/yo@flickr)

讓阿公阿嬤帶孩子,為何常是一場災難?育有二子的她,突破長輩思考大盲點

年輕世代選擇遠走城市的同時,故鄉正一步步失去生命力。(圖/MITSUBISHI MOTORS TW@YouTube )

他們的學校和家園都在消失,你的故鄉,會是下一個嗎?

社子島很多弱勢族群的家庭是隔代教養,學生放學後無人管(攝影/陳弘岱,遠足出版提供)

《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選摘:半世紀限建,社子島的教育進行式

原本愛生氣的學生因為老師的循循善誘,開始學會耐心解決難題。(圖/Teach For Taiwan提供)

「幹嘛上這個啦!無聊死了!」在課堂暴怒大吼的孩子,一年後卻愛上閱讀…

偏鄉因為就業機會缺乏,年輕人口外流的現象早已不陌生,通常留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圖/Martin Vorel@LIBRESHOT)

弱勢關注》「下課了〜我要回家幫阿嬤煮飯!」偏鄉地區孩子,放學後在做什麼?

在荷蘭,孩子教養權100%在父母身上!(圖/瘋荷日曆My Dutch LifeStyle)

台灣阿公阿嬤請把管教小孩權利還給父母!學學荷蘭老人享受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