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任昌觀點:華航勞資內鬥爽了誰?資方強硬態度的目的?

2019-02-12 06:30

? 人氣

華航在2018年6月27日召開年度股東會,改選第21屆董事會。被替換掉的第 20 屆董事名單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財團法人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代表人:李國富,中華航空公司744機隊正機師。

財團法人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代表人:鍾家璽,中華航空公司修護工廠發動機技術員。

獨立董事:羅孝賢,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副教授兼總務長。

獨立董事:丁庭宇,臺北市立大學都會產業經營與行銷學系副教授。

替補上陣的第21屆董事名單是:

財團法人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代表人:柯孫達,柯達大飯店公司董事長。

財團法人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代表人:危永業,中華航空公司企業工會理事。

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代表人:王時思,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局長。

獨立董事:張謝金森,環保署基金管理會委員。

獨立董事:沈慧雅,考試院銓敘部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顧問。

最令人眼睛放亮觀察的是王時思,他的資歷是: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局長、臺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委、財團法人凱達格蘭基金會執行長、行政院蒙藏委員會委員、高雄市政府新聞處處長、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另外一位基隆市飯店業出身的柯孫達,為何被選任「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代表人」?我無從獲得資訊,也無法評論。但王時思完全不具有航空業、商業經營背景,卻擔任華航董事,明顯是政治酬庸。

華航公司去年「稅前盈餘38.21 億元,發放員工酬勞8億元。」是上一屆董事會的決定。我們可以預期第21屆董事會為求取「稅後盈餘」繳國庫的績效,不可能再執行如此慷慨的政策。除了經營黨政關係,繳出財務經營績效是能否續任華航董事的關鍵。所以,華航董事會必須對目前的勞資對立僵局,採取強硬政策,才得以為後續的經營績效做打拚。

綜觀所有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稅前盈餘38.21 億元,發放員工酬勞8億元。」絕對不符合資本主義、金融市場的常理,因為畢竟股東才是老闆。華航背後的真正大老闆是政府,由政府向其他企業表率「照顧員工」的決心,這應該是國營企業的目的、優點與政策工具。

*作者為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