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忠觀點:兌現競選承諾? 民主制度的改良芻議

2019-02-08 07:00

? 人氣

二、三十年前,台灣曾為四小龍之首,淪落至今成為甚麼都不是,究其原因,實行不良的民主制度實不無影響。國父曾說過「立志做大事」,政治學者們何不在「民主制度的改良」上盡一些心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的首要價值

毫無疑問,「愛台灣」是「台灣人民的首要價值」!而「真正的愛台灣」應符合大多數人民的福祉。

由以前的歷史看,藍綠都會變(而且都變得很多),但絕大多數人愛台灣的心是不會變的。難道藍綠的支持者覺得「自己也應該跟著藍綠變」?難道「愛台灣不是更重要?」

「真正愛台灣的心」應該是「心中沒有藍綠,願就事論事,客觀看待的心」,所以筆者比較認同「無色覺醒」式的「愛台灣」!也比較認同「改良台灣民主制度」的各種努力!

口頭上講愛台灣的人是真的愛台灣嗎?應該從他的行為對台灣的整體好不好來判斷吧?「真正愛台灣」的人應放大格局,由經濟面、文化面、社會面、政治面、軍事面等來整體判斷對台灣究竟好不好?

筆者覺得,藍綠的支持者也都應該「愛台灣」吧!只是「愛台灣」的方式及格局不同而已!「愛台灣」的格局比較大的應該較正確!因為格局較大的一方看得較清楚,較能避開「瞎子摸象」之失!

希望台灣人、藍綠及其他政黨的格局都會慢慢變大。也希望格局變大後台灣人民、藍綠及其他政黨會慢慢增加共識,並慢慢減少台灣的空轉與內耗。

六、結語

(一)「兌現競選承諾」遠不如「大多數人民的福祉」重要,因此在民主制度下,新當選者「是否兌現競選承諾」要看「符不符合大多數人民的福祉」。畢竟,新當選者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大多數人民的福祉」!

(二)若新當選者「無法兌現競選承諾」,他/她有責任要清楚地說明,為什麼他/她必須在所承諾的議題上改變想法?亦即應以「透明化」和「坦白」的態度說明「無法兌現競選承諾」的原因,以彰顯誠信並獲得選民的諒解。

(三)在民主制度下,新當選者的「競選承諾(政見)」當然要經過「檢驗」,但「檢驗」與「兌現」截然不同:「兌現」根據的是「候選人的政見」;而「檢驗」則依據的是人民衡量「新當選者的施政符不符合大多數人民的福祉」。本文以「是否符合大多數人民的福祉」為基礎,列表概述了三種「檢驗競選承諾」的方式。而「適合兌現之競選承諾」通常為「利大於弊」及「可行」之政見。

(四)若能實現此種「檢驗文化」,應可造成民主政治的「良性競爭」,因而古訓中的「選賢與能」不難實現。此種文化不僅對台灣的民主制度有重大影響,也可為西式民主的重要參考。國父曾說過「立志做大事」,政治學者們何不在「民主制度的改良」上盡一些心力?

(五)毫無疑問,「愛台灣」是「台灣人民的首要價值」!而「真正愛台灣的人」應該是「心中沒有藍綠,願就事論事,客觀看待,為了台灣大多數人的福祉而努力的人」。所以筆者比較認同「無色覺醒」式的「愛台灣」!也比較認同在改良「台灣民主制度」的各種努力!

(六)「真正愛台灣」的人也應該能放大格局,由經濟面、文化面、社會面、政治面、軍事面等來整體判斷對台灣究竟好不好?希望台灣人民、藍綠及其他政黨的格局都會慢慢變大,慢慢增加共識,並慢慢減少台灣的空轉與內耗。

*作者為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材料博士,曾任國營事業主管及全國工總環安衛委員會副召集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