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誰亂點成大南藝鴛鴦譜?

2016-02-05 07:00

? 人氣

成大校園。
成大校園。

教育部把南藝大許配給富戶成大,吹皺了一池春水,讓原本平靜的南藝大校園風雲變色,分裂成主和派(贊成或不反對併校)、主戰派(反對併校),尤其過去一年南藝大校長出缺,遲遲選不出新校長,更難凝聚全校共識。成大則老神在在,欲擒故縱,他們併吞南藝大的意願端視教育部是否給予豐碩的嫁妝,南藝大是否願意下嫁?如果嫁妝不豐,還要靠搶親,併校的態度就不積極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南藝大主和派以藝術史、藝術評論、博物館與古物維護、應用音樂等重教學研究的系所為主,不過,他們多半低調,不太公開表達對合併案的支持。相對主和派的溫文儒雅,主戰派個個義憤填膺,反對的聲音極大,他們站在藝術創作、展演的角度,認為南藝大是小而美的優質藝術大學,而成大這類綜合大學偏重醫理工科系,評量系所的教師標準,追求國際學術通用學術指標,亦即期刊論文數量,也與藝術大學生態格格不入。他們認為根據經驗法則,認為成大現有的文學院在校園相對弱勢,藝術研究所更是弱勢中的弱勢,對嫁入成大根本沒有信心。

最近陸續看到南藝大老師、學生和校友反對合併的聲音,並聯署向教育部陳情,強烈反對兩校合併。南藝大與成大合併,並非校跟校對等整併,而是南藝大被併入。教育部如果拿當年花蓮師範學院併入東華大學或嘉義大學模式,套在南藝大與成大身上,恐怕就有嚴重落差了。事實上,當下若干綜合大學也有藝術學院,他們的聲音在校園是相對微弱,資源也相對短缺的。

南藝大師生之所以動作頻頻,或因擔心這項勢在必行的合併案,已到了收網結案的時刻,內心充滿焦慮,希望最後關鍵,讓合併案胎死腹中。面對南藝大師生反對的聲浪,教育部像無事人似的,去函南藝大就學生陳情案提出說明,南藝大已決定將於下星期第一次行政會議討論召開校內公聽會或座談會的時間。

大學合併案應該是兩個以上學校的自發性結合,而非教育部片面強勢主導,兩所大學如整併成功,結構層面應反映兩校原有的特色。弱勢的藝術類大學要與綜合大學或理工科技大學合併非常困難,因為彼此價值觀、教學模式、設備需求以及成果展現方式,相異甚大。藝術的評量無法和理工科系一樣量化,以創作為主的藝術系所需要良好的教學環境與創作空間,其重要性不下於理工科及醫科的實驗室。

教育部把南藝大與成大送作堆的目的是什麼?要讓成大壯大,更上一層樓?還是為資源貧乏的南藝大找出路?不管哪個原因,皆突顯台灣長年以來政府看待藝術大學的心態。

國內外大學整併並不稀奇,一九〇〇年創立的美國賓州卡內基技術學校(後改為理工學院),一九六七年與美隆工業研究院合併成卡內基美隆大學,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客觀來說,南藝大與成大合併案有利有弊,重點是合併的方式與態度。南藝大併入成大,對偏重研究、教學領域的系所助益較大,無論課程、硬體、經費等資源更多。然而,以視覺藝術為主的藝術科系,從創作的角度,寧可在南藝大的自由創作環境中進行。

南藝大是具主體性的藝術單科大學,一旦跟成大合併,原南藝大校名必然散形,成大的校名也不會出現「藝術」兩字。兩校合併的癥結在於新的成大+南藝大體質能否整合、思維是否改變?不應該只是在醫理工文學院之外,加掛一個藝術車廂,重要的是整個學校能否因南藝大的加入擴大校園文化元素,讓學校體質中流著藝術的血液?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