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來觀點:川普與習近平貿易戰休兵的真相

2019-01-15 05:50

? 人氣

「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暫告一段落,非敏感科技的民生產業將會獲得喘息的窗口,股市與匯市的賣壓也會因此獲得紓解,但是另一方面,以5G網路為核心的科技戰則仍將繼續升高。」(資料照,美聯社)

「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暫告一段落,非敏感科技的民生產業將會獲得喘息的窗口,股市與匯市的賣壓也會因此獲得紓解,但是另一方面,以5G網路為核心的科技戰則仍將繼續升高。」(資料照,美聯社)

貿易戰必須和解 科技戰自然升溫

中美雙方在經歷第一輪強力火炮攻擊之後,現在正達整頓部隊、盤點資源、準備長期抗戰的休戰期。中美雙方在90天的停火期後,狀況到底將如何進行,全球亦密切觀察之。

從2018年3月22日開打的美國與中國貿易戰,慘烈的程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我們來看一份美國農業部(USDA)最新的統計報告:「中國是美國黃豆最大的出口國,但是,從2018年9月16日起算的農業行銷年度,到本報告最新統計12月10日,累計14個星期,美國黃豆對中國出口的總量維持在1,400萬英斗(bushels),換算約38萬公噸,而去(2017)年同一期間,美國對中國出口了6億8百萬英斗(1,655萬公噸)的黃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農業部的報告指出,「對中國的黃豆出口,已經連續7個星期的出口檢驗紀錄掛零。」「與去(2017)年同期相較,美國出口中國的黃豆數量,暴跌了98%。」(USDA Weekly Update on Export Inspections

雖然北京政府沒有宣布、繁體與簡體的中文媒體也沒有報導,事實上,中國從2018年9月開始,就已經停止購買美國黃豆,特別是在10月之後,在美國期中選舉最劇烈的時刻,中國針對川普共和黨的大票倉,施展出「零採購」的絕命追殺令,一張買單都不給!

台灣對於北京政府以政治手段斷絕觀光客、農產品採購或者其他的經濟手段已經非常熟悉,我們總以為台灣的經濟規模小,中國出手打壓並不需要付出太高的內部成本。但是, 美國黃豆是中國民生經濟的必需品,北京政府照樣在政治考量下毫不猶豫地斷絕購買,以2018年11月美國黃豆價格每公噸380美元計算,北京斷絕購買美國黃豆,是將近新台幣2,000億元的巨額農業懲罰,中國共產黨在面臨政治挑戰時,是根本不考慮經濟代價的。

北京政府施出「零採購」的經濟制裁,造成全球黃豆市場大亂,美國黃豆繞道第三地「轉口」到中國大陸,是一個必然的選項,因此過去2個月,本身也是黃豆生產大國的阿根廷,突然成為美國黃豆最大的進口國,美國黃豆出口中國以外的國家,數量則暴增了85%,美國西北幾個大港原本定期到中國的黃豆船,航線轉向,往南到阿根廷、墨西哥,往西到越南、台灣,或者千里迢迢借道鐵路、五大湖航運,再由紐約出口到巴西,整個運輸網路大亂,成本暴增。

2018年中美貿易戰,美國大豆(AP)
「美國西北幾個大港原本定期到中國的黃豆船,航線轉向,往南到阿根廷、墨西哥,往西到越南、台灣,或者千里迢迢借道鐵路、五大湖航運,再由紐約出口到巴西,整個運輸網路大亂,成本暴增。」(資料照,美聯社)

但是, 借道第三國再轉運到中國的總量,還是遠遠低於原本直接出口中國的數量,所以2018年前14個禮拜(9月16日起算)美國黃豆的出口總數還是大跌了42%,從去(2017)年的9億英斗,暴跌到5億2千多萬英斗。

而美國也不是省油的燈,面對中國全面停買黃豆的實質經濟制裁,美國黃豆的價格竟然沒有大跌,美國聯邦農業部以及幾個主要生產黃豆的州政府,早在2018年6月就猜測到北京的招數,做好因應對策,將中國例行進口額的一半,藉由第三地轉口貿易消化掉,另外一半則在美國本土吸收,食品大廠增加採購美國黃豆,各地的倉庫升高庫存,基本上維持了美國黃豆的價格。

川普在2018年11月6日的期中選舉,也成功抵擋了中國的政治攻擊,竟然維持住參議員共和黨多數掌控,在全面改選、原本預期會大敗的眾議院,也以小敗取得勝局,美國在經濟與政治層面都抵擋住了北京政府「黃豆制裁」的攻擊,雙方都以令人難以置信的能量,打了個平手。

從黃豆大戰一窺美中貿易戰

從黃豆大戰的規格,我們可以看到中美兩國的貿易戰,絕對不是川普或是習近平一人的意志能夠完成的,更精確地說,中國是共產黨的極權政體,習近平具有號令天下的巨大權力,農產品採購的體系也由中央統一控管,還可以一聲令下就讓全國的採購瞬間轉向,高昂的進口成本則由整個國家的生產與消費體系所吸收。

但是被攻擊的美國,黃豆生產遍及各州,產銷體系都是自由市場機制,期貨市場擠滿等著放空賺錢的投機客,還面臨執政黨必敗的期中選舉政治壓力,民主黨人等著看川普的笑話,沒有「中央集權」的力量,美國竟然可以將中國的黃豆攻擊轉化吸收,這證明了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絕對不只是川普的個人意志,而是長期積累的中美摩擦,所引發的集體對決。台灣的政治分析師、電視名嘴、報社專欄作家,總喜歡把中美貿易戰歸因於川普狂人的胡作非為,其實,從黃豆大戰就可以看出,川普看似瘋狂的言行,其實是獲得了美國各個層面的支持,他無法一意孤行,而是執行了農夫、產銷體系以及金融業者的集體意志。

雙方都需要休戰期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2018年12月1日,川普與習近平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高峰會,就會相信這場會談不是一場臨時起意或是耍弄對手的談判,雙方達成貿易戰休兵、不再升高懲罰性關稅,是中美雙方在經歷第一輪強力炮火攻擊之後,必須要整頓部隊、盤點資源、準備長期抗戰,雙方都需要的休戰期。中美雙方的戰爭當然不會瞬間消失,但是這次談判所爭取的90天停火期,雙方不僅會認真遵守,甚至還會依照需要延長。

20181201-阿根廷G20峰會,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共識,美方宣布不在2019年1月1ˋ日調高關稅至25%。(AP)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2018年12月1日,川普與習近平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高峰會,就會相信這場會談不是一場臨時起意或是耍弄對手的談判⋯⋯」(資料照,美聯社)

黃豆大戰是中美必須休兵的最佳例證,雙方雖然都挺過一輪強烈的交火,付出的代價卻極為慘痛,而且都無法持續久戰。中國從巴西、阿根廷大量購買黃豆,阿根廷卻從美國進口低價黃豆,混雜之後高價賣給中國,等於北京政府送給阿根廷數以百億元計的超額利潤,阿根廷、巴西、越南趁火打劫中國,北京當然心知肚明,早晚還是得算帳。更重要的是,黃豆進口成本因此暴增10%以上,造成物價上漲壓力,對於已經沉重的經濟帶來實質的打擊。

美國這一邊雖然擋住了黃豆大戰的攻擊,實質上也無力久戰。《紐約時報》在2018年11月5日發表一篇標題是〈農夫期盼在黃豆爛掉之前,結束貿易大戰〉(Farmers Hope Trade War Ends Before Beans Rot),描述黃豆大州北達科他州農夫卡瑞爾(Kevin Karel)的困境,說他庫存的頂級黃豆已經累積到100萬英斗,2018年美國黃豆大豐收,創新高的產量卻遇到中國拒買風暴,農夫就算愛國,也承受不住黃豆爛在倉庫的虧損。

不只是黃豆,美國各主要產業都無法承受貿易戰再次升高的壓力,台灣消費者熟悉的蘋果手機只是其中最顯著的例子,光是擔憂中國生產的蘋果手機會被課以重稅,蘋果甚至會失去中國市場,就讓蘋果的股價從230美元慘跌到170美元,跌幅高達25%,一旦25%的懲罰性關稅施行,幾千億美元的科技、民生、大宗物資貿易同時發生黃豆戰爭,不要說中美兩國,全球經濟恐怕瞬間跌入地獄。

還有一個指標性的產業,就是美國汽車業。美國商務部在2018年11月交給白宮一份報告,根據美國全國汽車經銷商協會估計,如果施行25%的懲罰性關稅,美國製造的汽車成本最多會增加2,270美元,進口汽車和卡車的成本會增加6,875美元,等於美國零售汽車價格瞬間暴增15%到20%,汽車業是美國民間消費最重要、雇用大量人力,從生產、銷售到金融體系都具有龍頭地位的產業,而且,汽車業在經歷8年多頭之後,2018年已經出現景氣循環下挫的警訊,如果川普貿然啟動懲罰性關稅,對原本就面臨衰退壓力的美國汽車業,將造成難以恢復的打擊。而且,勢必因此造成川普政權的支持度大跌。

阿根廷的川習會後,川普馬上對外宣布,習近平已經答應取消美國進口汽車的懲罰性關稅,中國為了懲罰貿易戰,對美國進口汽車課徵高達40%的進口關稅,而德國等進口車才課徵15%,12月11日也爆出最新消息,中國國務院已經收到關於調降美國進口汽車關稅的方案,消息傳出之後,通用、福特等美國汽車公司的股價立刻大漲。

川習會提到90天的談判期,「死期」是2019年3月1日,似乎是要讓美國過一個舒坦的聖誕假期,接著中國也能夠在農曆春節假期喘口氣,雖然雙方口氣仍然強硬,實際上雙方都明瞭,以懲罰性關稅為武器的貿易戰,打到2018年12月1日之前已經是極限,再往前衝不只是殺敵一千、自傷七百的雙輸,甚至會造成全球貿易體系的大混亂,中美兩國必然淪為其他國家的公敵。大家看看熱鬧就好,實質上不論是川普或是習近平,都沒有能力真正啟動25%的懲罰性關稅大戰,貿易戰的高峰,其實已經過了。

5G網路大戰緊接著上場

不過,貿易戰雖然休兵,攸關世界霸權的科技戰,特別是5G網路大戰,並不會因此退卻。華為科技副董事長孟晚舟被拘捕就是明證,逮捕孟晚舟其實與川普關係不大,這是紐約東區聯邦檢察官早在2018年8月22日就發出的逮捕令,整個抓捕都是司法體系在主導。孟晚舟的逮捕引發全球媒體高度關注,也造成中國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暴漲,讓中美雙方的科技戰驟然升高。

2018年12月在加拿大被捕的華為首席財務官兼副董事長孟晚舟(AP)
「孟晚舟的逮捕引發全球媒體高度關注,也造成中國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暴漲,讓中美雙方的科技戰驟然升高。」(資料照,美聯社)

5G網路的商業運轉,攸關中美兩國霸權的消長,5G網路不只是速度比4G更快,關鍵在5G是為了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服務,誰先運轉AI+IoT的5G服務,誰先取得商業運轉的規模,誰就會贏得全球絕大多數國家都必須跟隨的規格制定聖杯,如同二次大戰各國爭奪核子彈科技的重演,只要能取得5G主導權,誰就能拿到號令天下的令旗。

美國的5G網路智慧財產權雖然還是全球第一,但是在行動網路的核心基礎設備整合,卻只剩下歐洲的諾基亞、愛立信,以及中國的華為、中興,美國必須拉著歐洲各國,才能架構與中國抗衡的5G網路。理論上,中國已經具有甩開美國,獨自發展5G網路商業運轉,並且吸納歐亞非洲各國,共同依照中國規格架構5G網路的能力。

為了防止中國將未來科技的主導權奪走,川普在2018年11月決定貿易戰和談的同時,就已經宣布對14項關鍵高科技產品,進行嚴格的出口審批管制,同時也明令27項產業的併購,必須專案處理。

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暫告一段落,非敏感科技的民生產業將會獲得喘息的窗口,股市與匯市的賣壓也會因此獲得紓解,但是另一方面,以5G網路為核心的科技戰則仍將繼續升高。

*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