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圖像化的媒體世代 VS. 新世代的閱聽人反思

2016-01-10 06:00

? 人氣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與社群網路的出現,改變了傳統閱聽眾接受新聞或媒體資訊的來源。(圖/flickr@esthervargasc)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與社群網路的出現,改變了傳統閱聽眾接受新聞或媒體資訊的來源。(圖/flickr@esthervargasc)

日前端傳媒主編來校演講,提及手機廣泛普及後,新媒體世代的崛起和所面臨的挑戰。其中以環境「結構性」為觀點,作為新媒體世代新聞文本的產製挑戰,令人耳目一新。簡單而言,也就是,當今閱聽眾接受新聞或媒體資訊的來源,已擺脫過去的紙媒框架,加上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日益普及,越來越多人獲取新聞的管道漸漸地移轉至,如臉書、推特至PTT等社交媒體平台,讀者的閱讀情境也跟著轉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去新聞的載具多半以報紙、雜誌為單位,閱讀情境不只相較嚴肅理性,與閱聽眾之間也是單向式傳播的封閉性迴路,因此讀者對新聞也難以有觀視慾望或者互動訴求。然而,隨著媒介的轉移,當今新聞以單篇的連結模式,擺脫獨傳統新聞報導的結構,鑲嵌在閱聽眾的生活大小事當中。在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不再是累牘連篇的長篇大論的形式出現,而是夾擊在101跨年煙火、朋友失戀,生活性十足的貼文中。因此,若新聞仍以十分新聞性十足的方式撰寫內文,標題,則難以讓讀者在軟調性的閱讀情境之下產生共鳴。因此,若再依賴傳統產製新聞的方式,則難以順應讀者的閱讀習慣和時代變化。

證明當今讀者不再如以往以單一接受文本的方式理解內容,而是更積極、迫切地渴望與文本互動,由強烈的共感激起閱讀慾望。同時,新聞文本也在轉貼分享的功能下,進入成為強化和表述自我形象及身分認同的符號體系。若傳統的子彈理論(hypodermic needle model)的解釋,已經再也無法滿足閱聽眾的需求。因此端傳媒改以新興的手法,將媒體文本以圖表,動畫包裝,以數據新聞學為基礎概念,輔以吸引人的標題,琅琅上口的旋律,以利在以社交網路為新聞載具的時代,獲得有效的傳播。

我們活在一個圖像化的時代,文字性的線性理解對比圖像式的傳播,從點閱率和傳播成效即可一見其高下。新聞媒體內容圖像化,是當今無法改變的趨勢,然而,一味的追求圖像式傳播的同時,我們是否也因此失去一些文字才能表述的重要訊息。

現代社會發展的便利性使人一心求快,文章在耐心逐漸被消磨的年代逐漸淘汰。圖像式、動畫式的刺激,激起閱聽眾的慾望,每次的閱讀的文本體驗似乎變成一種對娛樂性的視覺饗宴。在講求效率的年代,有效的東西,從有形工具到無形價值,總輕易地被接納,蔚為風行,被時人奉為圭臬,大眾無一不群起效法。然而,在急功近利的同時,卻也可能失去一些本質上的東西。圖像的理解為了呈現上的視覺效果,勢必得將其內容簡化。如此一來,我們從媒體接收的內容,是否也因此隨之變得簡單化,去脈絡化。然而,當今社會上的諸多議題,背後其實潛藏著複雜的意識形態、歷史脈絡至人性價值。當抽象的概念被簡約,留下的數據呈現,往往僅是冰山一角。

我認為,人的想法、觀點,最終仍是由背後錯綜複雜的脈絡、背景支撐。若缺乏相互間的脈絡理解,則容易秉持著由刻板印象建構的知識體系,而引發爭端。同樣的,若習於接收簡約、概括性的資訊後,人選擇立場時,是否也容易變得講求快速、快感,而缺乏深層的體悟與價值辯論。我相信當今社會上最大問題並非缺乏討論,而是在討論時,意見相持的雙方,因為缺乏對彼此的深刻理解,而使討論場域最後淪為針鋒相對,逞一時的口舌之快。如此反而強化了對立雙方的刻板印象,無不為社會的一大損失。

新興媒體圖像式的傳播手法,確實引人吸睛十足、話題炫目。然而,在追求便利性效益的同時,無論媒體或閱聽者,都不應以圖像式資訊滿足,而應以其為閱讀契機,適當地補足具脈絡性的文字報導,才不會過猶而不及。

*作者為政治大學新聞系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