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軟硬大不同:營運資本篇

2015-12-25 06:30

? 人氣

不過整體來說雖然SaaS商用軟體新創的營運資本比傳統盒裝的高,但因為軟體使用者的黏著度相對容易預測——Adobe Photoshop CS Cloud的使用者其實並沒有太多別的選擇——營運資本的增長也容易預測,再加上幾乎都是由使用者的信用卡或者中小企業的銀行帳戶自動扣款,因此波動率相對較低,營運資本的要求回報率可能會比消費電子硬體新創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雲端應用類軟體新創

這類新創的營運資本需求相當可觀,因為雲端代表的意思是消費者會存放一定大小的資料在雲端,並且不斷存取,也就是說新創必須不斷增加伺服器(或者AWS租用單位)的數量。以現有的競爭態勢來看,都是得先砸錢增加伺服器和AWS租用單位,才能慢慢細水長流地從消費者身上賺回來,因此使用者數目成長越快,營運資本的需求也會成長得更快,很容易變成無止盡的燒錢遊戲。

這類新創的營運資本波動性完全看使用者成長速度和黏著度而定,進一步與促銷幅度以及有無網絡效應有關,因此在波動性會偏大,要求回報率也會比SaaS商用軟體的高。

Freemium類新創

這類新創大概是所有新創中營運資本需求最可怕的一種。所謂的Freemium就是一開始使用免費,但一旦需要進階功能或者超過一定期限或容量後,使用者就必須付費。

這種新創的營運方程式中,很重要的關鍵是轉換率:免費使用轉換成付費使用者的轉換率不會是100%,但免費使用者的部分仍必須投入營運資本去維持提供他們的服務,因此只要一踩到成長曲線,營運資本幾乎都是無止境地增加。

很多時候轉換率有10%就要偷笑了,因此當新創高速成長時,轉換率的預估就變得很重要,由於各個使用者進入時間不同,因此轉換時間也如瀑布般層層疊疊地有不同的時間差,加上轉換率本身也有波動性,讓營運資本的需求更加難以估計,因此需要更高的預期會報。以結果論來說,這類新創通常都是能夠募到錢時就盡量募,免得雨天無傘可撐。

也因為這樣的特質,這類新創通的資本效率通常都不甚漂亮,最糟的像Box那樣,總共花了八輪將近US$559M的外部資金,才勉強達到US$2.9B上市市值的狀況,並不算罕見。

結論

總結來說,新創的營運資本雖然也是資本的一種,也是由風險資本家提供,但其金額的需求和預期回報率,和研發以及行銷所需的資本完全不同,創業家千萬別將它們混為一談。當然資金募進來後,投資者多半無法掌握是否按照原本規劃的使用比例配置到各種用途上,但最少在募資時,創業家要做好解釋資金使用目的和金額的準備,否則可能原本大有前途的一個事業,變成純粹在數字上鬥嘴的爭論,結果是浪費了雙方的寶貴時間。

*作者台灣大學電機畢業,在台灣、矽谷和巴黎從事IC設計超過十年,包含創業四年。在巴黎工作期間於HEC Paris取得MBA 學位,轉進風險投資領域,現為Hardware Club合夥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