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法定貨幣」的美元復活劇:《金融世界大戰》選摘(3)

2015-12-28 04:10

? 人氣

從美國華爾街掀起的金融海嘯最後席捲全球。(資料照片,美聯社)

從美國華爾街掀起的金融海嘯最後席捲全球。(資料照片,美聯社)

一九七一年八月十五日,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停止美國當局保證以一盎司黃金交換35美元的政策,廢除了一九四四年布列敦森林會議後確立的戰後世界貨幣體制基礎—金本位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戰後的美國於一九五○年代發展了經濟,一九六○年代卻因越南戰爭戰費的龐大增長,加以詹森政權執行「大社會計畫」(Great Society),投入社會福利及公共建設,揮霍無度的結果下,財政陷入了困境。美國政府過去為了守住金本位制,增印的美元本來一直沒有超過特定的數量,但到了一九六○年代後半,卻開始配合增長的支出來加印美元,使金本位制暗藏崩解危機。過量增印美元的情形,在一九七○年尼克森政權之後嚴重加劇。一九六九年末期的美元發行總額,約為美國當局所持黃金總量的兩倍,一九七○年末期時,卻膨脹到接近五倍。

美元的過度發行,引發了全球的通貨膨脹。美國政府為了守護美元,請求歐洲各國貶值貨幣兌美元的匯率。但貶值貨幣會使通貨膨脹加劇,各國的態度因而顯得不情不願。特別是在戰前曾體會過超級通貨膨脹之苦的西德,於一九七一年五月拒絕貶值,並脫離了布列敦森林體系。

從那之後,歐洲各國眼見美國的財政赤字越滾越大,以及其增印美元不踩剎車的做法,紛紛加速拿手中的美元,向美國政府交換黃金。進入一九七一年八月,美國政府再次嘗試要求他國追加貶值,歐洲方面的拒絕聲浪擴大,走投無路的尼克森,於是於八月十五日貿然宣布美元停止兌換黃金。其後美國政府貶值美元,嘗試使金本位制復活但未能成功。一九七六年,全球正式改用浮動匯率制。

一九七○年代,美國進入了經濟困難的時代。

尼克森衝擊最重要的一點,不在於停止美元兌換黃金的過程,而在於停止交換之後,美元本身四十年來的演變歷史。美元成為空有其殼的貨幣(法定貨幣,fiat money)後,一九八○年代末期開始,曾透過金融自由化和債券金融體系的擴張得以起死回生。其後美國經濟歷經二十年的發展,二○○六年(次貸危機)債券金融體系的泡沫崩壞,使得美元的潛在危機再度擴大。

美元剛成為空有其殼的貨幣之際,確實曾經變弱。不過一九八五年英美同時進行金融自由化,使美元又由弱轉強。英美反向利用這種空有其殼的特點,用美元支撐起內情複雜的債券金融體系(影子銀行系統)。美國需要表面的政治手法來掩飾其作為,一九八五年金融自由化後,一直到債券金融體系擴大為止,美國獲得了其他先進國家(G7)的協助,而得以介入外匯市場,防止美元下跌。

然而來到一九九○年代,債券金融體系以美國為中心急遽擴張,美國金融界開始將發行公司債所獲得的資金投入旗下的避險基金等,將資金安置於離岸市場。因應需求,這些資金開始被用來穩定包括美元和美國公債等金融系統。金融界在離岸金融中心創造出的巨額內帳,暗中支撐著美元的安定。此資金也會用於實體經濟的表面發展,英美經濟從一九九○年代開始安然度過了超過十年的時間,從未體驗負成長的滋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