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紅觀察:泡吧已過時了!娛樂到別處去

2015-11-09 06:10

? 人氣

英國倫敦各式夜總會/俱樂部的街頭廣告 (白曉紅 攝)

英國倫敦各式夜總會/俱樂部的街頭廣告 (白曉紅 攝)

年輕男女手持酒瓶﹐聚集在夜總會外﹐大排長龍。他們已在酒吧喝了一晚﹐醉意濃厚。這是他們今晚最後一站﹐盡興鬆展四肢一下﹐再喝它幾杯﹐估計要到清晨四五點喝不下去了(或喝到吐了)才結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英國倫敦年輕人週末上夜總會之前先去酒吧裡喝幾杯﹐在酒吧外排隊 (白曉紅 攝)
英國倫敦年輕人週末上夜總會之前先去酒吧裡喝幾杯﹐在酒吧外排隊 (白曉紅 攝)

這是一個典型的週五晚上﹐泡吧多年來一直是年輕人舒鬆身心的主要方式。它作為一社會現象是源自一九七零年代的迪斯可風潮﹐自一九八零年代起DJ和raves音樂也成為「泡吧經驗」的重要部分。接下來﹐在美國各城市和英國的倫敦﹐一九八零年代末到九零年代初期﹐許多地下rave音樂派對出現了﹐形成了豐富的次文化。那時﹐泡吧就是rave文化﹐它生根于當地青年社區裡﹐泡吧人多為二十五歲以下的青少年。

英國倫敦已經醉意濃厚的青年  (白曉紅 攝)
已經醉意濃厚的青年 (白曉紅 攝)

而隨着城市夜生活的發展﹐泡吧文化也起了變化﹕它已不再是過去的次文化﹐而早已發展成主流的娛樂方式﹐以電子舞樂(electronic dance music)為中心﹐以夜總會和舞廳為場所﹐酒精的消費成為其中必要的一部分﹐泡吧人的年紀也增高了﹐平均在三十五歲以下。

不過﹐自本世紀初以來﹐這一切都在改變。夜總會和俱樂部已不再是年輕人週末的理想去處。特別是這兩年來﹐眼看着這些場所一個個的關門大吉。連那些過去最受歡迎的倫敦迪斯可夜總會﹐如西倫敦的Turnmills(它是第一家獲得二十四小時執照的夜總會)和The End﹐還有南倫敦的The Fridge﹐一個個生意都做不下去了﹐只好轉手。英國的夜總會從二零零五年的3,144個﹐減少到今日的1,733個﹐幾乎少了一半。部份業主認為﹐原因是地區的重新開發計劃﹐導致有些夜總會的拆遷﹔「雅痞化」的城市慢慢在清滌它的空間﹐在淨化過程中有些吵雜的夜總會也被淘汰掉了。但這只是部份因素。我們需要聽聽泡吧人的想法。那些仍在營業的夜總會門外﹐也不見大排長龍了。不得不問﹐究竟那些需要消遣的年輕醉男醉女都到哪裡去了?

英國倫敦年輕人在街頭等待俱樂部開門  (白曉紅 攝)
倫敦年輕人在街頭等待俱樂部開門 (白曉紅 攝)

我先在自己的社會圈裡找答案﹐發現根本沒人愛泡吧。一位朋友說他過去愛上夜總會﹐是因為喜愛電子舞音樂﹐週末在酒吧和朋友喝酒到晚上十一點多﹐然後跑到夜總會跳舞到清晨。「但現在可去的地方多了﹐你可以去一些有舞池的酒吧﹐不再需要去夜總會了。我上週就去了一個這樣的酒吧﹐待到凌晨四點。我估計裡面的人在二十年前可能都曾喜歡去夜總會﹐現在情況改變了。」

如他所描述﹐這很大的原因是英國酒吧執照法規的改變。在二零零五年之前﹐酒吧的營業時間規定在周一到周六的早上十一點至晚上十一點﹐及週日的中午到晚上十點半﹐中間並有(週日)三點到七點的關門時間。自二零零五年起﹐酒吧都可申請二十四小時的營業執照﹐喝酒不再有時間限制﹐人們可在酒吧待得很晚﹐去夜總會泡吧的傾向就減少了。

倫敦Shoreditch熱門的泡吧區 (白曉紅 攝)
倫敦Shoreditch熱門的泡吧區 (白曉紅 攝)

來到夜生活豐富的市區裡﹐我也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那些二十到三十多歲的年輕人﹐沒有一位愛去泡吧﹐更不用說年紀稍微大一些的人了。而這改變是這幾年內的事。二十多歲來自都伯林的莫爾先生(Craig Moore)在一家名為「艾夫麗花園」(Everleigh Garden)的夜總會擔任市場營銷主任﹐他經常來回于都伯林和倫敦的夜生活之間﹐很了解年輕人的娛樂興趣。他毫不猶豫地說﹐「年輕人泡吧的喜好已不再﹐夜總會正處於低迷期。」

「很大的原因是泡吧的消費太高﹐入場費再加上裡面的買酒錢﹐十八歲到三十歲之間的年輕人並不總能負擔這種娛樂費用。」

「坦白說﹐我發現近年來年輕人寧願在自己家裡喝酒消遣﹐」莫爾聳着肩說。「因為消費高﹐很多人選擇根本不出門﹐超市可買到很便宜的酒﹐為什麼要上外頭喝酒呢?」總的來說﹐現在的人喝酒喝的少一些了﹐連酒吧都不見得愛去了﹐這和經濟不景氣當然有關係。更何況﹐當今許多學生負債纍纍﹐少有經濟能力泡吧。

據倫敦夜總會業主估計﹐平均來說﹐年輕人如果一年泡吧兩三次﹐就算很多了。

坐在莫爾旁邊的朋友表示﹐這有一部份和二零零七年起的英格蘭的公共場所禁煙的規定也有關係﹕許多年輕人習慣在夜總會裡吸煙喝酒﹐現在這些場所都禁煙了﹐生意也受到了影響。

倫敦外圍城鎮Romford被戲稱“肉市”的夜總會  (白曉紅 攝)
倫敦外圍城鎮Romford被戲稱“肉市”的夜總會 (白曉紅 攝)

我問他們﹐不愛泡吧的年輕人﹐是不是不再愛電子音樂了?莫爾答:「其實年輕人不只是選擇音樂的種類﹐更是選擇DJ﹐那些生意好的夜總會﹐都有大牌的﹐有名的DJ。我服務的那家夜總會不願意花錢請大牌DJ﹐所以沒多少客人。」

並且﹐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夜總會裡的音樂種類少﹐大多夜總會只有一兩種音樂為主﹐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更何況現在網絡發達﹐年輕人喜歡選聽網上音樂﹐種類多。 他們在自己家裡和朋友選聽優酷上的各種音樂﹐喝點酒﹐比起在夜總會裡人擠人又消費高的娛樂﹐要強得多了。這就是為什麼莫爾透露﹐像「艾夫麗花園」這樣大型的夜總會每周五晚上平均只有三百多人。唯一例外是節慶時候﹐如萬聖節那天﹐他的夜總會人數達八百多人。

「當今的年輕人週末晚上如果選擇出門﹐他們多喜歡去那些比較安靜的酒吧﹐坐下來和朋友聊天到半夜。我也比較喜歡這樣度過週末夜晚﹐」他說。

不過﹐那些依賴泡吧夜生活來尋找對象的年輕人﹐現在都到哪裡去滿足他們的社交需求呢﹖莫爾表示: 「這個年代交朋友﹐哪裡需要去泡吧?網上就做得到﹐尋友網站上登記就行了!」

當然﹐許多被戲稱「肉市」的夜總會﹐如今還是有固定市場的。比如那些倫敦外圍城鎮裡的夜總會和舞廳﹐週末還是能見到許多當地青年打扮地漂漂亮亮的排隊等着進門。那些依靠「肉市」找對象的人﹐仍是這些過時地點的光顧者。

倫敦東區的小型俱樂部 93 Feet East  (白曉紅 攝)
倫敦東區的小型俱樂部 93 Feet East (白曉紅 攝)

艾塞克斯郡(Essex)就有很多這類型的舞廳﹐它的泡吧網站評論裡也經常提到「這裡的顧客都準備好了要找伴」。到了凌晨三四點﹐也總是能在這些舞廳外頭看到許多喝的醉醺醺的男女﹐在大冬天裡也見得到衣着單薄的女孩。

但這些「肉市」可不是一般年輕人心目中的理想娛樂場所。每週末去光顧同樣的場所﹐與同樣的一群人互動﹐重複一樣的活動﹐已不能滿足大多數人尋求刺激和社交的需求。這幾年來﹐有不少年輕人喜歡出國泡吧﹐如今已成普遍。近年來由於航空價格普遍降低﹐出國旅遊經常比在英國國內旅遊還要便宜。年輕人喜歡跑葡萄牙﹐西班牙和其他地中海地區物價較低廉的國家﹐在那裡享受陽光﹐狂歡一個週末。倫敦的「俱樂部十八-三十」旅遊公司(屬於Thomas Cook旅遊公司集團)﹐就打着「盡情狂歡」的廣告﹐鼓勵年輕遊客購買他們的週末泡吧假期。它非常受英人歡迎﹐在地中海旅遊聖地帶十個俱樂部旅遊團﹐英國遊客都是十七歲到三十五歲之間的年輕人﹐每年都有十多萬人報名參加。

倫敦東區的小型俱樂部 93 Feet East  (93 Feet East 供)
倫敦東區的小型俱樂部 93 Feet East (93 Feet East 供)

還有各式各樣的「單身派對」旅遊團﹐滿足了年輕人廉價旅遊並同時痛快泡吧的需求。比如波蘭﹐捷克﹐和波羅的海三小國﹐都成了極受歡迎的「單身派對」去處。有些英國年輕人在國外盡情泡吧﹐將壞習慣都帶去了﹐甚至到了酗酒鬧事的地步﹐以致拉托維亞首都理加的市長已宣佈不再歡迎那些來理加玩「婚前單身派對」的男性英國旅客。

看來﹐娛樂方式的多樣化和娛樂消費的改變﹐如今已成定局。致于那些真正愛好音樂的年輕人﹐他們也不愛泡吧了﹐而傾向在夜總會和舞廳外找到去處﹕近年來音樂季的發展﹐提供了愛好音樂者的最佳場所。許多音樂季裡的多樣娛樂﹐比如戲劇表演﹐文學論壇﹐二手書店等等﹐都比傳統夜生活更吸引這些年輕人。更何況音樂季有大牌的DJ﹐能招來上萬的年輕人。明白音樂季潛力的商人腦子動得快﹐何不跟隨潮流﹐也搞個音樂季﹐一個週末的利潤﹐能比一年經營夜總會強好幾倍。潮流所趨﹐音樂季的數目就這樣不斷增加了﹐也註定了夜總會持續走下坡的命運。

許多愛好音樂者將這個趨勢看成「輪迴」現象﹐認為有一天音樂季也會開始降溫。到那時候﹐獨立音樂人士會開啟新的潮流﹐一些獨立的﹐小型的地方俱樂部會逐漸增多。如今已有這樣的跡象﹕這些小型俱樂部位於城鎮裡不起眼的空間﹐但已開始受到年輕人的注意。他們發現﹐可在小型的地方俱樂部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場所﹐不需要去大型夜總會。地方俱樂部能夠提供各式娛樂﹐比如非商業電影的播放﹐座談會﹐而不僅僅是樂團表演。

英國倫敦俱樂部 93 Feet East 傍晚已有上百人聚集 (93 Feet East 供)
英國倫敦俱樂部 93 Feet East 傍晚已有上百人聚集 (93 Feet East 供)

東倫敦的93FeetEast就是這樣的一個場所﹐它的多樣性吸引了許多當地青年﹐場地雖小﹐每週末都有上百人聚集﹐也有不少人在這裡舉辦自己的生日派對。這種較具有自發性的﹐任何人都能開啟的娛樂場所相當看好﹐適合現代年輕人的娛樂興趣趨向﹐估計有可能在未來成為潮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