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蘭觀點:印度人在異鄉——重慶大廈篇

2018-12-16 05:50

? 人氣

重慶大廈對面便是九龍清真寺,加上飲食方便,因此聚集許多穆斯林。(江俊榮提供)

重慶大廈對面便是九龍清真寺,加上飲食方便,因此聚集許多穆斯林。(江俊榮提供)

有好幾年的歲月裡,只要在車水馬龍的台北城,遇到大雨滂沱的晚上,腦海裡,就會跑出一個香港雨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重慶大廈,很多香港本地人聞之色變的地標,就連大學時代的死黨-總是天不怕、地不怕與我一起騎車在北台灣到處闖盪的香港僑生,也說土生土長的他們並不喜歡去那兒。

但是,對印巴、中東、乃至北非的穆斯林來說,重慶大廈的吃食實在方便,無論語言、人種、飲食、資訊……,都是如魚得水的好所在;由於常年與印巴人士來往,加上在台北清真寺見識過各色人種,因此,於我而言,重慶大廈也是我在香港的不二驛站。

十幾年前,為了趕辦因為移民監而不能出境的外子之證件,我一人獨自前往香港,在人聲鼎沸的尖沙咀站牌走下巴士時,前來招攬住宿的,是一個印巴臉孔的年輕人,衝著他那輪廓、膚色與外子相近的熟悉感,以及用阿拉伯語道穆斯林平安問候的親切感,我沒多想地就直接與他走入那至今仍像迷宮的水泥叢林-重慶大廈,然後,在那鴿籠般、毫無隔音功能的層層牆板間,輾轉反覆、難眠兩夜。 

短短一天兩夜裡,走在行色匆匆的香港大道上,我化為攝影家鏡頭下模模糊糊的一個小黑影;我馬不停蹄穿梭於地鐵各站間,我一刻不歇地奔走在一棟又一棟的水泥叢林裡。不管是嶄新的辦公大樓,還是老舊的商業大廈,在每一座直入雲霄的電梯外等待上樓的空檔,成了我難得停駐的時刻,讓我可以短暫放空;而意外在重慶大廈電梯外邂逅的人事,便是如此成為那趟行旅最令人難忘的風景。

抵達位於彌敦大道上的重慶大廈之第一個晚上,放好行李準備下樓覓食時,我不注意也難地看到三個印度女人在樓梯間吱吱喳喳、嘈雜不已,旁邊則另有兩個印度男人面色沉重、沉默不語;電梯剛好不來,於是,我便也樂得假裝若無其事、光明正大地讀取這些印度女人的肢體語言,並試圖研究她們的紗麗穿法。

hashilitsu:香港時尚街-彌敦大道上的重慶大廈(江俊榮提供)
香港時尚街——彌敦大道上的重慶大廈。(江俊榮提供)

當時,雖然聽不懂他們的印度語,但,光看幾個人的扭曲表情,就知道是在道著一些令人憤恨的是非;而就在電梯抵達時,反應慢半拍的我還沒來得及踏入,卻見其中一位突然嘟嘴、嘔氣地跑開,毫不掩飾情緒地搶在我的前面,鑽入電梯;在電梯裡,大家反倒一路無語,直抵地面。

一夜無事後的隔天香港,是個午後雷陣雨天氣。

早上,我在灣仔、金鐘、中環、尖沙咀等地,疾步轉換於不同辦公大樓時,只要一走出冰冷的建築物,便熱得滿頭、滿身都是大汗;終於繞完好大一圈從九龍塘再回到重慶大廈所在的尖沙咀時,下起傾盆大雨,我被淋得像個落湯雞、狼狽不堪。

在幾棟辦公大樓與重慶大廈之間往往返返期間,我有注意到,與前一晚同樣面孔的那幾個印度女人,不斷在我眼前重複出現;有時是在電梯上下間,有時就在人潮鼎沸的大街上,她們的活動範圍,不超過方圓五百公尺,一直都在彌敦大道上的幾棟大廈間,而重慶大廈則是主要據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

亞瑟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