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固體廢棄物:《垃圾與他們的產地》選摘(2)

2018-11-10 05:10

? 人氣

作者指出,製造業產品大量出現在都市固體廢棄物當中,因為買新的產品其實會比送修還便宜。(資料照,顏麟宇攝)

作者指出,製造業產品大量出現在都市固體廢棄物當中,因為買新的產品其實會比送修還便宜。(資料照,顏麟宇攝)

在當今社會,特別是美國,人們丟棄的東西可多了。當我們不知道怎麼修理東西,或是需要清出空間擺新買的東西,或是對舊東西感到厭倦時,就毫不猶豫地將東西扔了。有時候我們只因為收納不易,想說需要用的時候再去買新的,就把舊東西丟了。甚至有人把丟東西當作洗滌心靈的活動,丟了家中的東西後,開心地肯定自己今天大有收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所謂的都市固體廢棄物,指的是如包裝、庭園廢棄物、故障的物品、腐爛的食物、可回收垃圾等,一般來說,人們會先將其丟入家中垃圾桶裡,再拿到人行道上的大垃圾箱去倒。而現今的都市固體廢棄物也包括第二章提到過的消費品中的有毒成分,包括汞、鉛、阻燃劑、殺蟲劑等超過八十種化學物質。

有回收再利用的專家指出,都市固體廢棄物的概念是過時的概念。「城市礦產」(Urban Ore)是柏克萊最重要的回收中心,其創辦人丹.納帕(Dan Knapp)一再提倡「都市丟棄物供給」(Municipal Supply of Discards)的概念。他認為過去都市固體廢棄物(Municipal Solid Waste)一詞應該改為「都市丟棄物供給」,因為「供給」一詞沒有「廢棄物」那種負面、毫無價值的意涵。我很認同這樣的說法,東西如果被丟棄,不代表這東西就毫無價值。不過,由於美國環保署及相關產業仍採用「都市固體廢棄物」一詞,而本書大量引用相關單位的數據,因此本書仍沿用都市固體廢棄物一詞。

20181102-平均每人製造之垃圾量。(時報出版提供)
圖1:平均每人製造之垃圾量。(時報出版提供)

美國人在1960年一年中,總共製造了八千八百萬噸的都市固體廢棄物,平均下來,每人每天製造了二•六八磅重的垃圾。到了1980年,每人每天製造的垃圾量提高到三•六六磅。到1999年時,家家戶戶都熟知回收的概念,而那時候,平均每人每日製造之垃圾量已經增加到四•五五磅,略低於今日的數值。環保署的數據顯示,2007年該年,美國人製造了二億五千四百萬頓的都市固體廢棄物,亦即平均每人每日製造之垃圾量為四•六磅!在加拿大,平均每人每日製造之垃圾量為一•七九磅,挪威為二•三磅,日本二•五八磅、澳洲二•七磅,中國則為○.七磅。

都市固體廢棄物都是哪些東西呢?在美國,主要的組成如下:

20181102-美國客戶垃圾。(時報出版提供)
圖2:美國客戶垃圾。(時報出版提供)

環保局指出,都市固體廢棄物中,有將近四分之三的重量來自於產品,也就是經過設計、製造(通常都用到各種原料)、販賣的東西,包括包裝與容器、消耗性商品(原則上的定義是刻意賦予三年以下的壽命),以及耐用品。相較於過去,都市固體廢棄物的組成有很大的不同。一百年前,或甚至六十年前,都市固體廢棄物主要都來自於暖爐或烹飪造成的煤灰,以及廚餘。自二十世紀初開始,產品占都市固體廢棄物的比例,在該世紀中,增加到十倍以上,從平均每人每年生產九十二磅飆高到一千二百四十二磅。

對美國人來說,製造業產品大量出現在都市固體廢棄物當中,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如果東西壞了,買新的產品其實會比送修還便宜,人人都能輕易舉出十幾個這樣的例子。我記得家裡的錄放影機(還有印象嗎?)壞掉時,送修要花上50美元,買一臺全新的DVD播放機也才不過38美元。我的外套拉鍊壞了,請人換上新拉鍊要價35美元,費用跟買件全新的外套差不多。我在Radioshack買了臺只要4.99美元的收音機,耳機壞了之後,我想給收音機替換零件,卻完全沒辦法,因為這臺收音機是一體成型的產品,沒有任何螺絲或卡榫,不管是哪個小零件壞了,都沒辦法替換。《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指出,2003至2006年間售出的電器產品(洗衣機、洗碗機、烤爐等),至少有五分之一都在這三年期間故障過,而三分之一的冰箱(有製冰盒跟供水器的機型),在這三年期間,每三臺就有一臺需要專人維修。

去年我不得不汰換舊冰箱,只能自我安慰說新冰箱比較節省能源。我記得舊的冰箱剛買回家製冰機就有問題,維修人員在前三個月保固期內就來了三次,之後冰箱過保了,維修人員就沒再來了。他第三次來時,我們已經對彼此比較不陌生,便稍微聊了一下。他跟我一樣,也覺得當今冰箱過多的電子配備令他感到挫折。他嘆了口氣說:「我是修冰箱的,不是電腦技師,也不是電視維修師。」我問他這臺冰箱能撐多久,心裡希望家裡四年級的小朋友上大學前,我都不必換新冰箱。他說:「以前冰箱的壽命都有二、三十年,但現在有五年就要偷笑了。」我問他原因為何,他從冰箱製冰器探出頭來,看著我,然後說:「你知道嗎,還蠻詭異的,感覺起來,好像是因為業者希望你早點換臺新冰箱。」

在美國,這是常態。隨著電器產品製造過程高度機械化,愈來愈少人懂得如何維修這些產品,連維修人員都感到頭大。因為維修不易,買新的產品又不難,所以人們常常把好好的東西當垃圾丟掉。在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地方的人在東西壞掉時,第一個反應就是把它修好。我在孟加拉的朋友們衣服都穿很久,並且會依照流行的潮流修改衣服,他們多數都擅長女紅,而且當地又到處都有收費低廉的裁縫師。家具要是布套壞了,他們會更換布套,而非把整張椅子或沙發扔掉。在印度,處處都有可以替人修衣服、鞋子或電子產品的小店或路邊攤,而且技術一流。我在印度時,牛仔褲膝蓋的部分勾破了,我就到加爾各答的小路上找人修補牛仔褲。這位裁縫師的店面基本上就是人行道上一塊高起的水泥底座,大約一平方公尺大。他從早到晚都坐在路邊翹著腳,邊修衣服邊和客戶及旁邊的攤販老闆們喝茶。我一個小時後回去拿修好的褲子時,很驚訝地發現,他不是給褲子打補釘,而是把整塊布都縫回原處。之後我每次只要有機會到印度,一定會從美國帶整箱的破鞋子、壞掉的相機、或是需要修的電子產品過去修,因為我知道在印度一定有人能修好這些東西;在美國,同樣的東西就成了垃圾。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開始出現了修而不換的潮流。專業服務協會(Profess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的統計數字顯示,消費性電子產品維修站接到的送修件數開始增加,這是十四年來頭一遭。而電器產品維修站也是自2002年以來,首次出現送修件數成長的情況。同樣的,修鞋店在過去長期生意不振,但近來也開始有所好轉。經濟大蕭條期間,美國有大約十二萬家修鞋店,現在只有七千家。不過,很多數據顯示,自從2008年經濟不景氣後,多數的修鞋店生意都增加了五成。堪薩斯州陸德斯修鞋行老闆詹森(Rhonda Jensen)指出,2009年修鞋人數從過去的每天三十五雙,增加到現在每天五十雙。他說:「經濟不景氣時,人們就開始捨不得把鞋子丟掉,而開始找人修鞋。」

20181102-《垃圾與它們的產地》立體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垃圾與它們的產地》立體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作者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城市及區域規劃碩士。現為綠色和平組織美國執行董事。曾被《時代》雜誌選為環保英雄,耕耘環境健康與社會公益議題長達二十餘年,也是網路上熱門動畫短片《東西的故事》的製作人。她曾跑遍全球四十個國家,拜訪數百家工廠和垃圾場,親眼見證了世界各地過度消費與低度消費所帶來的可怕影響,因此投身於改造及轉變我們的工業與經濟體系,讓它不再破壞生態永續與社會公平。此文選自《垃圾與它們的產地:為什麼99%的東西半年後都被丟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