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賞翫」的消費模式:《物志》選摘(1)

2018-11-07 05:10

? 人氣

有閑階級生活的主要特徵是明顯地不參加一切有實用的工作。

這與所有封建時代的社會一致,是否從事勞役工作,不僅僅表徵身份,更與階層高貴成反比;貴族無需勞動,卻因脫離生產工作,反而帶有尊貴或尊榮的象徵。此等由於貴族血緣、統治上層而來的「不勞動」階層,在長時間的變動與發展後,尤其是城市興起、商業經濟使得階層得以流通變化後;倘若要在社會上獲得當聲望,則必須取得財產,累積財產。然而,擁有財富不代表必然擁得尊敬;「有閑」則可作為博取別人敬意的一種手段,一方面借此在精神上得以獲得調劑。一方面,勞動既已在習慣上被認為是處於劣勢地位的證明,因此,欲晉身上流,則必以「有閑」擺脫一切勞動的印記。凡勃倫進一步解釋「有閑」意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使用「有閑」這個字眼,指的並不是懶惰或清淨無為。這裡所指的是非生產性地消耗時間。所以要在不生產情況下消耗時間,是由於人們認為生產工作是不值得去做,對它抱輕視態度;借此可以證明個人的金錢力量可以使他安閑度日,坐食無憂。作為一位有閑的先生。他生活中的理想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這種可敬的有閑,他要使旁觀者獲得印象的也就是這一部份。但他的有閑生活並不是全部在旁觀者的目睹下度過的,其間有一部份勢不能為公眾所看到,為了保持榮譽,對於這個不能為人所窺見的部分,就得有所顯示,使人信服他的生活是有閑的。

因此,「有閑」的既有成就所表現的是它並不留下物質成果。因此,「有閑」的既有成就所表現的大都是「非物質」式的產物。這類出於既有的有閑的非物質跡象是一準學術性的或準藝術性的成就,和並不直接有助於人類生活進步的一些處理方式方法方面及瑣細事物方面的知識。

行文至此,明代中業以降,上至貴冑,下至販夫走卒全民瘋文玩的心態已昭然而出。有什麼比吟風弄月、品竹賞畫,更能表露、坐實其不能為人所窺見的部分,更使人信服他的生活是有閑的。

20181030-《物志》立體書封。(印刻出版社提供)
《物志》立體書封。(印刻出版社提供)

*作者鄭穎任教於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並任該校「人文藝術中心」主任。作者曾經以歷史小說為中心,著有《野翰林:高陽研究》、《鬱的容顏:李渝小說研究》、選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66:高陽》等,本文選自作者新作《物志:從古典到現代的文學「物」語》(印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