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意凡觀點:「女性力量」的進步與憂愁

2018-11-02 05:50

? 人氣

其一、是女性自幼兒時期即展現的想要受人喜愛的傾向,帶著這種傾向一旦感受到周遭不期待其採取主動,便會漸漸趨於被動,以博得喜愛。在《第二性》的眾多描述當中,仍然有許多情況是當今女性經歷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她學得何謂「漂亮」與「醜陋」,她得知為了取悅別人,必須像圖畫一樣漂亮。她試著把自己弄得像一張圖畫,穿漂亮的衣服,在鏡中端詳自己,將自己與公主和仙女們相較…

母親一方面對女兒過度親密,另方面又對女兒敵視。…母親們都努力勸誘,想獲得新的追隨者。…母親把她看成自己的化身,把自己的矛盾,完全投射在女兒身上,當這「另一個我」肯定了獨立個性時,母親覺得自己被反叛了。…母親常常無緣無故地給她巴掌:「教訓教訓妳。」她要表示她仍然比女兒優越。

從童年起,不論她是否有意拘留於「女性」之界限內,卻都仰賴男人給她生命之滿足與逃避之路途。…朋友們羨慕讚賞最受男人注意的女孩,在美國大學中,女性的社會地位是以約會的多寡衡量。

(一些)少女相信自己身體有魔力,能將男人套入軛木之下;相信自己命運中有魔力,使她不必做任何事,卻能達成一切慾望。至於真實的世界,她試著忘掉它。

寫作中的波娃。(作者提供)
寫作中的波娃。(作者提供)

其二、則是女性從年紀很小到很大,籠罩在她生活中遭到性侵的威脅。這種威脅來自任何時候、四面八方。可能是來自認識或不認識的、是來自理該照顧自己的或來自陌生人、是夜晚走在路上時或乘坐計程車時、是在敘利亞內戰村莊被軍隊入侵時或在美國富裕社區參加同學家的舞會時。

這種威脅,使許多女性在成長過程即被限制行動的自由。她不能與朋友到校園外探索世界、不能單獨去冒險旅行、不能隨意結交三教九流、不能太突出表現自己。這些威脅的陰影,存在於意識之中,也存在潛意識之中,甚至不用別人限制她,她也會限制自己。然而,所有與人相關的能力,都是在實踐與試誤中養成,是在觀察各種情境、嘗試、受挫、模仿、創新的交替中獲得,是在見識不同文化與行為模式後突破成見而學到。無法在人格形塑過程中進行這種探索,使得女性缺失了對行動的把握,在往後,就更無法有效地獨立自主了。

前述的第一項阻礙,一旦被女性清醒地意識到,她們便可以靠自己的意志力克服。西蒙·波娃的回憶錄裡,就處處透露了需要被人喜歡的性格。當她不被人喜歡時,她會沮喪。然而這沒有阻止她思索自己的內心與社會上的成規,也沒有放棄要找到自己在「世上真正的地位」。而西蒙·維爾自從下決心要進入「真理之境」,早不在乎是否被人喜歡。正如波娃見到她時的樣子,她不修邊幅,對「巴黎時尚」全不關心;在中學教課時,也不在乎家長的升學期待,純粹為了啟發學生以特立獨行的方式教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意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