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在本月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正式建立美國的「比特幣戰略儲備」。這項決策意味著美國將比特幣視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產,並將其納入國家儲備體系。美國政府已經持有大量的比特幣,並承諾不會出售存入儲備的比特幣,這將減少市場上的比特幣供應量,從而推動其價格上漲。
根據估計,美國政府通過刑事或民事資產沒收程序,擁有了近20萬枚比特幣,價值約170億美元。與其將這些比特幣出售,不如將其納入戰略儲備,實現其價值最大化。正如白宮加密貨幣「沙皇」塞克斯(David Sacks)所言,建立比特幣儲備的行動很早之前就該完成了,過早出售比特幣已讓美國納稅人損失超過170億美元的潛在價值。
去年底到今年第一季,比特幣價格大漲大跌,從Coinbase股價暴跌、白宮峰會政策落空,到MicroStrategy創始人提出百萬億美元戰略,這些事件不僅揭示了市場的脆弱性與矛盾性,更映射出加密資產從「投機工具」向「戰略資產」轉型的長期趨勢。
美國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的股價映照出整個產業的掙扎。去年3月時,它的股價於238美元的高點,但到了9月卻一路摔到147美元,跌幅將近40%,背後的原因除了加密貨幣市場本身的漲跌週期,更關鍵的是這家公司正面臨一連串法律訴訟和政治風險。
一場集體訴訟指,控Coinbase沒有充分告知投資者「平台上的加密資產可能因監管問題而化為烏有」。雖然法院駁回了部分指控,但這場官司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讓企業每年得燒掉數千萬美元的法律費用。此外,Coinbase被指控其違反政治獻金法規。不過,儘管股價慘跌,Coinbase的機構客戶託管資產規模卻逆勢成長,顯示市場仍認可它作為「合規入口」的價值。
本月MicroStrategy創辦人Saylor在白宮峰會提出了「百萬億美元經濟計畫」。他主張,美國若能大量收購比特幣,就能在未來十年創造驚人的經濟價值。Saylor將加密資產分成四類:用於籌資的代幣、提升效率的證券型代幣、強化美元地位的穩定幣,以及作為「數位黃金」的比特幣。他建議美國政府應該在2035年前買下全球5%到25%的比特幣(約210萬到1050萬枚),若以現價估算,這需要花上1400億到7000億美元。這數字看似瘋狂,但對比美國現有的4000億美元黃金儲備,其實並非天方夜譚。更關鍵的是,如果各國政府跟進,比特幣的價格可能被推升到百萬美元等級——這正是Saylor眼中「美國主宰數位金融未來」的終極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