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球典範─熱愛棒球的鍵盤管理者:《贏球治百病》選摘(1)

2025-03-09 05:10

? 人氣

「從夢幻棒球到真實球隊,數據與熱情開啟了一場顛覆棒球界的革命。」(AP)

「從夢幻棒球到真實球隊,數據與熱情開啟了一場顛覆棒球界的革命。」(AP)

羅伯特.哈洛威(Robert Holloway)期待在奧克蘭競技場接受一場「文化洗禮」,這也意味著球場的食物不算太難吃。哈洛威是個講話帶刺的英國佬,既不懂棒球,也沒打算要弄懂,他之所以出現在場邊,純粹只是因為同事盧諾要他來的。哈洛威在一間名為「原型方案」(Archetype Solutions)的新創公司擔任執行長,該公司於一九九九年在舊金山灣區成立,主要業務是利用演算法來替客戶設計出最符合他們的服飾。盧諾則擔任公司的營運長,同時還是一位棒球狂熱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他們原先共用一間「又破又小」的創業投資辦公室,後來才搬到奧克蘭運動家隊的主場旁。二○○○年,哈洛威靠著商業人脈認識了盧諾。「他是個專家,在幕後進行研究,而我則在幕前出一張嘴。我們兩人是如此的不同,所以才成為絕配。」哈洛威說道。

盧諾的個性文靜不愛交際,過去曾擔任過管理顧問。他的學歷令人眼睛為之一亮,不僅擁有賓州大學經濟和工程雙學位,還有西北大學的企業管理碩士學位。這份學歷在當時已堪稱完美,幾乎可以讓他錄取任何職位,除了他最想投入的棒球產業,於是他把空閒時間都花費在「夢幻世界」裡。盧諾對棒球的熱情並不僅於大聯盟賽事,他從大學時期就熱中於「夢幻棒球」(Fantasy Baseball),在遊戲裡擔任模擬總管,創建和管理自己的球隊。夢幻棒球在美國是款家喻戶曉的遊戲,哈洛威這樣描述盧諾:「他真的非常熱血,整天都沉迷於夢幻棒球之中。我連那是不是線上遊戲都記不得。」

即使遊戲版本不斷推陳出新,但夢幻棒球的核心概念始終不變。玩家會藉由選秀來獲得球員,而遊戲裡的勝負則取決於球員在現實比賽的表現。夢幻棒球的雛形是在一九八○年代出現,一開始稱作「烤肉棒球」(Rotisserie Baseball),由一群記者在紐約的法國餐廳開創,當時還得靠著紙筆和報紙上的分數欄來手動計算數據。但隨著網際網路發達,以及諸如雅虎(Yahoo)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 B S)等平台媒體流行起來,夢幻棒球變得更容易上手。賽事只需要靠著數據機撥接上網,便能從傳統的表格紙筆戰,一躍成為電腦計算上的對決。史帝夫.坎波(Steve Campo)是盧諾在「原型方案」很要好的同事,也是一位夢幻棒球愛好者。他們不僅在大學時期是室友,在前一間新創公司也是工作夥伴,他們成天都在聊遊戲裡的球隊。盧諾曾嘗試向哈洛威解釋遊戲規則,可惜沒有成功,他甚至還以為那個遊戲叫作「幻想棒球」(fancy baseball)。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