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詠翔專欄:民進黨將自己釘上反改革恥辱柱來彰顯制衡政治的必要

2024-05-26 06:20

? 人氣

民進黨當家鬧事,聚眾在立院外阻擋國會改革法案通過。(資料照,顏麟宇攝)

民進黨當家鬧事,聚眾在立院外阻擋國會改革法案通過。(資料照,顏麟宇攝)

國會改革法案在不願手中權力流失的民進黨立委們醜態百露的杯葛後,還是一條一條地通過了,從十幾年前開始就大力推動國會改革法制化的民眾黨立委黃國昌,以小博大,讓藍綠兩大黨都讓步,總算是得償所願,也給了一個當初願意在藍綠兩大勢力之外,投給他們這些似乎「無『三』小路用」第三勢力的選民們一個交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說黃國昌讓藍綠兩大黨都讓步,並不是說他本身厲害到能讓國民黨和民進黨,都心甘情願地去幫助他通過他想要的法案。

當藍綠都向「黃」低頭

國民黨經過十幾年才從反對到起身推動國會改革法案,一方面當然是在國會總算讓民進黨不再擁有過半席次;另一方面則是連續丟掉3屆執政權,可能也逐漸丟掉「現在限制民進黨、可能未來是限制自己」的那種「得失心」。經過8年、而且起碼會延續到12年的在野時間,國民黨已經沒辦法「坐等」政權輪回自己身上,開始向上爬的新生代也需要更多表現機會,給國會更多武器,才能賺到更多的「業績」去爭取選民的認同。這當然不會是黃國昌促成的。

民進黨當然也不是被黃國昌十幾年的努力感動,決定幫他「圓夢」,而是客觀上失去了國會過半席次,表決贏不了人家。只是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當初民進黨立院黨團為什麼在明知表決贏不了人家的情形下,決定讓全黨都站到「反改革」、「打自己臉」的那一邊,甚至還搞出「黨產學運」這種過去自己倍加批判的難看行徑。或許是民進黨的立委諸公早已把自己當成行政系統的「細漢仔」,忘記國會議員的天職是在人民的授權下、代表人民監督政府,垂死掙扎一番的「表演」,也是為了向「黨」有個交代。

20240521-民進黨立院黨團21日處理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顏麟宇攝)
民進黨立院黨團強烈杯葛國會改革法案,這個以「民主」和「進步」為名的政黨,終究為了維護權力站到反改革的一邊。(資料照,顏麟宇攝)

從擋國會改革法案至今,民進黨的胡說八道也沒哪個是「最荒謬」──你剛覺得這個「最荒謬」了、他們馬上又能「創新高」。像是「國會最黑暗的一天」,不知道民進黨是不是執政久了,現在也非常想要以前老賊霸占、不用改選的萬年國會,所以不覺得那個時代的國會「黑暗」了。至於把民主政治基礎的制衡機制強化這件事當成「反民主」,好像也就沒那麼荒謬了,畢竟人類史上最專制獨裁的共產黨政權,都宣稱自己是「民主」了,大家習慣就好。

不分藍綠,執政黨過半的國會才是「人大」

比較有趣的是,因為民進黨近來只剩下「逢中必反」這張牌,把國會改革說是阿共的陰謀這已經讓人見怪不怪了,但說藍白要把國會變成「中國人大」就挺讓人瞠目結舌。畢竟眾所皆知,專制國家的國會通常沒有實際權能、基本上就是權力者的橡皮圖章,中國人大當然是這種「假國會」最具代表性的存在。

而現在的國會改革法案就是要避免我們的國會變成中國人大,要說像中國人大那種權力者的橡皮圖章,還是執政黨在國會過半(不管執政的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的時候比較像吧!

20240521-立法院會21日繼續處理國會改革法,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發言表達立場。(柯承惠攝)
柯建銘領銜帶領民進黨立院黨團頑抗國會改革,而有「國會最黑暗的一天」、「藍白合力要把立院變成中國人大」的發言。(資料照,柯承惠攝)

當然最有趣的是,過去反對國民黨的人,因為黨國太過強大,大家只好不管彼此的差異縮成一團,這些人有人士堅信國民黨創造的那些不公不義的制度是必須改變的,也有些人只是不滿國民黨獨占權力,要他們把權力吐出來而已,所謂批判黨國制度「不公不義」只是個藉口罷了,要求權力換手才是他們的目的。當然還有很多很多各種不同「信仰」的人。

只有他「始終如一」為何被罵「背叛」

而這次的國會改革,算是徹底解除這些聚在一起要打倒國民黨的人對彼此的誤會。現在還挺民進黨的人,大部分其實對「制度」沒太大的意見,甚至會對「為什麼過去國民黨執政可以用這些權力吃香喝辣、換成民進黨執政就不行」感到不滿,甚至認為人民和社會對民進黨不公正(我覺得這時候去諷測這些人也沒分到什麼甜頭,還要「堅挺」到底好像已經沒什麼意義了)。有些人甚至已經被民進黨訓練到「逢藍必反」,也就是凡是國民黨贊成的一定就是錯的,我們就是反對到底就對了。

這些已經被訓練成「逢藍必反」的人,認為當年一起反對國民黨的人都是這樣的思維,所以遇到黃國昌這種真心要改變制度的人,反而覺得是在國會改革這件事情上從頭到尾都沒變過(甚至是唯一從頭到尾都沒變過)的黃國昌背叛了他們(那些對黨國制度的批判,希望建立新制度的說法,應該都是為了反對國民黨而已,你怎麼會真的要這樣幹)。

20240522-民眾黨立委黃國昌22日於立法院接受媒體聯訪。(陳昱凱攝)
在國會改革議題上唯一不變的黃國昌,卻被立場跟著民進黨改變的綠粉痛罵「叛徒」。(資料照,陳昱凱攝)

比較有趣的是,當年因為那些「理念」而去支持民進黨要打倒國民黨的人,有不少人被社會、學校、家裡面的各種長輩(長輩們因為得要相信「我們這輩子的努力是有價值的」,往往會站到權力者那一邊,當時就是國民黨、現在就是民進黨)嘲笑,這些長輩會說民進黨「什麼民主、什麼理念個屁,就是要奪權啊」。

雖然說民進黨走到今日是拿到權力的人必走之路(權力讓人腐化、無限的權力讓人無限腐化真是真理),不見得當初的初衷都是假的,但必定有不少人是真的如這些長輩所說「就是要奪權」,只能說「最了解你的人通常是你的敵人」這句話說得精準,那些自以為是同志的人反而常常會被自己(的想望)蒙蔽、反而敵人更能看見真實。

如喪考妣的民進黨其實也是國會改革受益者

不管如何,國會改革法案通過能強化我們民主機制,是每個國民當會受益的好事──是的,包括現在如喪考妣的民進黨和他們的支持者,別忘記當初馬英九反對總統直選、直選通過後同樣如喪考妣,但後來卻藉著直選制度、靠著民粹的支持選上總統,如果採用的是用「喬」分勝負那種委任直選,別說以馬英九的「門第」遠不如連戰、陳履安這些「公子」,就算遇上的是王金平,恐怕也很難「喬」得過喬王。

馬英九在2019民間能源會議,主張若藍營執政將重啟核四。(柯承惠攝)
反對總統直選的馬英九,後來成為總統直選的最大受益者。(資料照,柯承惠攝)

別的不說,當國會的監督力量強化後,很多不願意去沾「亂七八糟」的公務員,就有了更多的「藉口」去拒絕一些不正當的邀約,就像酒駕加強臨檢後,讓很多本來就不喜歡應酬的上班族,有藉口可以拒絕那些惡意的灌酒。當然就民主政治常態,民進黨也總是會被輪替變成在野黨,到那個時候他們也會有更多的武器去制衡那個時候的執政黨。

不過說真的,民主派人士真的沒必要為了「民進黨變得反民主改革」而火冒三丈,畢竟大家當初就是因為反對「聖人政治」那種不切實際的想望,才希望藉由制衡機制的建立,防止政治陷入「一人錯、全盤錯」的危機。

過去因為「打倒國民黨」和「民主化」同時進行,常會讓人誤以為台灣政治進步、社會文明化的進展,是因為「好人民進黨打倒了壞蛋國民黨」。事實上正邪分明的無敵鐵金剛世界、根本不是現實社會的風景,如今民進黨親自演出被權力腐化是怎麼一回事,也能讓大家更清楚知道,台灣政治的進步不是靠青幫打倒藍教,而是把制衡等民主制度好好建立起來。民進黨用把自己釘上反改革恥辱柱的表演,證明了追求正確的制度建立,才是讓政治進步的正確方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