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中華民國的諾曼第登陸─怒江戰役80周年

2024-05-12 07:20

? 人氣

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提升中國人的抵抗士氣,羅斯福與蔣中正轉而支持陳納德(Claire L. Chennault)空襲淪陷區的戰略,近乎放棄了對中國陸軍的武裝,一度令史迪威非常難堪。蔣中正則認為既然美英都不願意投入大軍協助中國反攻,那麼他索性決定將陸軍的實力保存下來準備戰後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鬥爭,並透過支持陳納德的轟炸行動來向盟軍交差「自己有在打日本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到了1943年11月的開羅會議上,羅斯福又轉變立場支持史迪威打通中印公路的政策,並要求蔣中正出動嫡系部隊參戰。蔣中正也不反對重啟反攻滇緬的行動方案,但條件是英國也必須在國軍反攻緬甸北部的同時出動皇家海軍對緬甸南部的仰光發起兩棲登陸作戰。畢竟國軍在1942年的第一次遠征緬甸戰役中失敗的太慘,不願意再在沒有盟軍配合的情況下孤軍作戰了。

可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即將投入諾曼第登陸作戰,不可能如蔣中正所願在國軍攻取緬北的同時發起對仰光的登陸行動,雙方在開羅會議上陷入僵局。而1944年5月的滇西反攻戰,根本上則是為了配合英軍在印度英帕爾(Imphal)抵禦日軍的防禦作戰所發起,所以蔣中正一開始並不是那麼甘願。但是在羅斯福施加的壓力下,蔣中正還是只能同意發起行動。

雖然盟軍掌握空中優勢,大量國軍仍在日軍頑強抵抗下犧牲生命。(美國國家檔案館)
雖然盟軍掌握空中優勢,大量國軍仍在日軍頑強抵抗下犧牲生命。(美國國家檔案館)

怒江戰役的慘況

筆者有幸在2015年訪問中華民國陸軍退役少將曹英哲老英雄,他在80年前以陸軍第54軍第196師特務連連長的身份參加了怒江戰役。他表示這場高黎貢山戰役從1944年5月11日打起,到1944年9月14日國軍殲滅日軍騰越守備隊,光復騰衝為止,打了整整四個月之久。雖然主要的任務,是保護第198師師長葉佩高,但曹英哲回憶起這整場戰鬥,仍強調自己九死一生。

在對山灰坡與北齋公房據點發起進攻時,第54軍遭到日軍頑強抵抗,縱然有美軍第51戰鬥機大野馬機提供空中支援,國軍將士仍如同奧馬哈灘頭前的美軍大兵一樣一個又一個中彈倒地。但是葉佩高師長不氣餒,他發揮卓越的指揮才能,命令593團團長廖定藩率兩個團的兵力突襲日軍在橋頭和馬面關的後方據點。

橋頭和馬面關為日軍第56師團的補給站,所以當第593團第3營的國軍弟兄在5月16日對馬面關發起突襲時,正好迎頭碰上敵人的騾馬運輸隊。日軍的運補線隨即被切斷,葉佩高師長順勢率領第196師主力攻下北齋公房,接著再與第36師一起佔領橋頭。整場高黎貢山的戰役在6月16日,即諾曼第登陸的10天後畫下句點,國軍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第196師在高黎貢山的戰役中損失慘重,按照規定可以修整的,但是葉佩高師長不願意讓國軍丟臉,在7月初投入到對騰衝的進攻中。7月25日,軍校第4期畢業的闕漢騫接替升任第20集團軍副司令的方天出任第54軍軍長,兩天後國軍對騰衝縣城發起進攻,曹英哲表示接下來的巷戰給第198師帶來了更為慘重的傷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