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戰後美國扶持「偽軍」的成敗

2024-05-19 07:20

? 人氣

韓戰爆發後,美國為了應付共黨對日本本土滲透的問題,於1950年8月成立警察預備隊,即今日日本自衛隊的前身。(作者提供)

韓戰爆發後,美國為了應付共黨對日本本土滲透的問題,於1950年8月成立警察預備隊,即今日日本自衛隊的前身。(作者提供)

筆者寫了不少文章討論二戰期間日本在中國扶植的「偽軍」,為此在風傳媒上得到了不少讀者點閱與打賞,看來這個主題很受大家歡迎。不過「偽軍」並不是只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所獨有的現象,同時代凡日軍、德軍還有義大利軍的佔領區都有由本土合作者組成的武裝力量存在,協助侵略者鎮壓當地的抵抗勢力或者打擊盟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等到軸心國瓦解後,世界進入兩極對抗的冷戰時代,蘇聯與美國亦同樣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扶持本土安全力量(Host-Nation Security Forces),為「偽軍」概念的進一步延伸。包括東德在內,所有華沙公約國組織的軍隊都稱得上是蘇聯扶持的「偽軍」。例如波蘭人民軍,不只效忠蘇聯扶持的共產黨盧布林政府,還大力迫害既反納粹也反蘇聯的波蘭家鄉軍老兵。

不過歷史上沒有第二個國家,比美國有更多的資源和決心投入於友邦軍隊的建設工作。當然這並不代表所有親美國家的軍隊都符合「偽軍」的觀念,例如英軍和國軍,雖然依賴美軍的武器、裝備、訓練以及指導,卻不是在美國對英國以及中華民國進行軍事征服後所扶植的軍隊。因此英軍和國軍只符合美國「盟軍」或者「夥伴」的範疇,不太能稱得上「偽軍」。

提到二戰後美國在全球各地扶持的「偽軍」,知名度最高的莫過於德意志聯邦國防軍、日本自衛隊、大韓民國國軍、越南共和國軍、阿富汗國民軍以及伊拉克安全部隊。其中成功的案例有德意志聯邦國防軍、日本自衛隊、大韓民國國軍和伊拉克安全部隊。因為失敗而走入歷史的,則有越南共和國軍與阿富汗國民軍。

上述六支美國扶持的「偽軍」,為什麼會有四支成功,兩支失敗?「偽軍」的成功與否,取決於每個國家不同的社會還有經濟環境,還有美國對各國不一樣的外交政策。美國在二戰後與西德、日本、南韓、南越、阿富汗和伊拉克各有不同的關係,就讓筆者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分析這六支「偽軍」成功跟失敗的原因。

很難有人想像的到,聯邦德軍其實也是美國依循北約架構扶持起來的武裝,圖為今年新加坡航展上,吳尚融與德國空軍A400M加油運輸機組員合影。(作者提供)
很難有人想像的到,聯邦德軍其實也是美國依循北約架構扶持起來的武裝,圖為今年新加坡航展上,吳尚融與德國空軍A400M加油運輸機組員合影。(作者提供)

日本自衛隊與聯邦德軍

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與日本不只領土遭到盟軍佔領,戰時的軍隊也都被解散。不過伴隨著冷戰降臨、大陸淪陷以及韓戰爆發,負責日本全國以及德國西半部佔領工作的美國,從提防蘇聯武力擴張的角度出發決定「再武裝」兩國的軍隊,於是就有了日本自衛隊在1954年7月1日以及德意志聯邦國防軍在1955年11月12日的誕生。

無論是日本自衛隊還是聯邦德軍,都被嚴格約束在《美日安保條約》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框架下。西德雖然同時由美英法三國共同佔領,且北約又是由多個北美與西南歐國家的集體防禦機制,然而真正掌握北約軍權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的始終為美軍將領,所以聯邦德軍從哪個角度看都是聽從美國指揮的「偽軍」,更何況國土全境都在駐日美軍掌控下的日本自衛隊了。

不過相較於蘇聯對德意志國家人民軍,即東德軍隊的全盤掌握,美國還是允許聯邦德軍和自衛隊保持相當程度的自主性。參加過二戰的舊德國與日本軍人只要沒有犯下過戰爭罪行,都能盡如聯邦德軍跟日本自衛隊擔任要職,兩支軍隊與德國、日本的老百姓也都有比較緊密的社會連結。縱然對幕後的「美國黑手」有所懷疑,多數的日本和西德人民對自衛隊與國防軍仍有高度認同。

再加上戰後的日本還有西德政府,都有意與戰時侵略周邊國家的歷史有所切割,對美國提供的核子保護傘無疑是懷抱著求之不得的態度。而西德與日本剛好又是美蘇對峙的冷戰最前沿,沒有任何一方勢力膽敢冒著啟動核戰的風險在兩個國家周邊發動戰爭。於是日本與西德都享受到了美蘇兩國提供的「和平紅利」,套句韓國瑜喊的口號就是「悶聲發大財」。

解決了民生問題,實現了戰後復興的日本與西德兩國,又能夠從70年代開始把賺來的錢投資到本國的國防產業上,使自衛隊和聯邦德軍在美國領導的同盟體系下看起來有更高的獨立性。而等到兩德在1990年統一於西德的基本法架構下以後,更幾乎不再會有人將「偽軍」這個概念與聯邦德軍或者日本自衛隊聯想在一起,或許這也是美國在德國跟日本的最為成功之處。

在南韓可以把T-50教練機銷售給美國海軍的當下,已經沒有任何人會懷疑南韓軍代表韓民族的正統性,圖為今年新加坡航展上,筆者與吳尚融同韓國宇航人員合影。(作者提供)
在南韓可以把T-50教練機銷售給美國海軍的當下,已經沒有任何人會懷疑南韓軍代表韓民族的正統性,圖為今年新加坡航展上,筆者與吳尚融同韓國宇航人員合影。(作者提供)

大韓民國國軍

與戰後德國的情況類似,朝鮮半島做為大日本帝國的一部份在戰後沿著38度限為美蘇兩軍分割佔領,美國佔領下的南韓於1948年8月15日宣告成立大韓民國,並且以國防警備隊還有海上警備隊為基礎組建大韓民國國軍。南韓名義上是被盟軍解放的國家,因此不像日本自衛隊或者聯邦德軍那般被盟國鎖入戰敗國軍隊的架構裡,既保有對外宣戰權,也無需接受美軍指揮。

名義上南韓國軍傳承的是抗戰期間在重慶成立的韓國光復軍,實際上戰後加入南韓國軍的軍人有2/3之多出身自日軍及滿洲國軍等「敵偽」體系,僅留下1/3的光復軍人馬來延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道統。日滿體系人馬雖然有較多的實戰經驗,卻與戰後美國在南韓建立的武器、後勤以及訓練體系格格不入,雙方時有矛盾爆發。

直到韓戰爆發,以前日滿人馬為主體的南韓國軍遭到背後有蘇聯及中共力挺的朝鮮人民軍擊潰,才使得驕傲不可一世的南韓軍隊徹底擁抱「美國價值」。韓戰結束後,南韓國軍在駐韓美軍指導下重建,隨著越來越多美式裝備和教範進入南韓國軍,接受美國軍事訓練的新一代軍人逐漸取代日滿系統人馬成為韓軍主力。

而南韓軍隊的指揮權,也從韓戰爆發以來就被掌握在聯合國軍手中,從1978年起則轉由韓美聯合軍司令部指揮。但無論是聯合國軍還是韓美聯合軍司令部,背後都是由美軍掌握大權,因此長期以來北韓的朝鮮人民軍都嘲笑大韓民國國軍為美國的「附庸軍」。只是南韓採用的政經制度,終究還是比北韓符合人性,雙方在和平環境下的競爭到了90年代已分出了勝負。

如同日本與德國的經驗,經濟起飛後的南韓能夠將更多資源投入到國防產業,使得大韓民國國軍看起來更加兵強馬壯。北韓常規部隊則無論是訓練還是裝備都還停留在70年代水準,老百姓更是生活在無止境的暴政以及飢荒之中。外加金正恩放棄了對朝鮮半島民族統一大業的追求,更讓沒有放棄民族統一的大韓民國國軍「扶正」成為唯一代表韓民族集體利益的軍隊,非常諷刺。

越南共和國軍已成為歷史名詞,只能為流亡美國的南越人在博物館裡所緬懷。(作者提供)
越南共和國軍已成為歷史名詞,只能為流亡美國的南越人在博物館裡所緬懷。(作者提供)

越南共和國軍

南越軍隊的前身為越南阮氏王朝的軍隊,由於越南自19世紀以來就淪為法國的保護國兼殖民地,因此越南官兵也被允許加入法國外籍兵團服務。1949年1月,為了因應胡志明領導的「越盟」之武裝叛變,阮氏王朝末代皇帝保大在法國協助下拉拔起了越南國軍,此為越南歷史上第一支由非共產主義政權組建的現代化軍隊。

然而越南國軍的成立,沒有辦法扭轉法軍在戰場上的失敗,導致越南國土最後被以北緯17度線分割成了兩半。從1954年起才接替法國介入越南反共戰爭的美國,並不滿意封建王朝出身且親近法國的保大皇帝,於是在1955年的選舉中扶持了天主教強人吳廷琰上台建立越南共和國。只是南越軍隊的主體還是由保大皇帝的部隊改編而來且內部派系林立,很快就成了吳廷琰的燙手山芋。

靠著安插弟弟吳廷瑈掌握情治系統,吳廷琰採取鐵腕手段打擊越共以及其他派系的反對勢力,慢慢實現了南越的統一。只是以楊文明為代表的一批南越少壯派軍人仍痛恨吳廷琰的獨裁作風,最後居然在美國駐西貢大使洛奇(Henry C. Lodge Jr.)的默許下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並且還殺害了吳廷琰兄弟,自此以後南越境內就陷入群龍無首的混亂之中。

由於沒有任何人能統合越南共和國軍,吳廷琰死後的南越陷入一場又一場的軍事政變之中。等到越戰升級之後,忙於應付內亂的南越軍隊根本無力面對北越及越共的挑戰,只能由美軍把本來是南越軍隊該打的反共戰爭接手了過去。在北越以及越共發起的人民戰爭干擾下,南越難以如西德、日本以及南韓一般和平發展民生經濟。

久了以後,越南人更是將南越軍隊視為美國的「附庸軍」看待,認為越南共和國軍是美國的「馬前卒」,並非是為了越南人民的利益而戰。縱然有少許南越精銳部隊在戰場上表現英勇頑強,卻還是無法扭轉1973年美軍從越南撤退以後,南越政府無法獨自應付北越攻勢的事實。最終南越首都西貢在1975年4月30日陷落,越南共和國軍遭北越的越南人民軍擊潰,就此走入歷史。

缺乏統一的國家與教派認同,阿富汗國民軍無法形成頑強戰力面對塔利班的挑戰,最後的下場是走入歷史。(作者提供)
缺乏統一的國家與教派認同,阿富汗國民軍無法形成頑強戰力面對塔利班的挑戰,最後的下場是走入歷史。(作者提供)

阿富汗國民軍

2001年美軍進攻阿富汗,推翻庇護蓋達組織的塔利班政權,成立親美政府。自信奉普什圖民族主義以及遜尼派原教旨主義的塔利班掌權以來,阿富汗境內的數支反抗軍組成北方聯盟與之對抗,並在九一一事件後成為美軍打擊塔利班的主要盟友。阿富汗親美政權的軍隊,就是以北方聯盟的武裝為基礎改編而成。

親美的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卡賽(Hamid Karzai),便是北方聯盟的普什圖領袖,他因為代表了阿富汗總人口42%的族群而獲得美國青睞。然而北方聯盟的組成並不是只有普什圖族,同時還包括塔吉克族、哈札拉族、烏茲別克族以及土庫曼族等數支民族的武裝,他們都有自身的民族主義信仰,不見得都願意接受普什圖人的統治。

再加上阿富汗境內地形複雜,中央政府無法將影響力投射到偏遠地帶,各地方的社會秩序還是要靠原始且游離性高的部落來維持。而這就給了塔利班在偏遠地區發展,最終實現農村包圍城市戰略的機會。而塔利班能推行農村包圍城市的另外一大原因,是在於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能大幅度引入西方文化,走上繁榮進步,可阿富汗多數地區仍處於貧窮狀態。

城市與偏鄉地區的貧富差距,導致多數阿富汗人民對親美政權產生疏離感。而阿富汗國民軍內部存在的族群及教派差異,也讓他們難以形成一股足以抵抗塔利班挑戰的政治力量,於是越戰的悲劇又再度重演了一次,使美軍不得不扛起阿富汗國民軍應有的責任,成為打擊塔利班的主力。而除了空軍與特戰部隊等少數精英外,多數阿富汗國民軍官兵也確實認為掃蕩塔利班事不關己。

甚至一些被選中到美國受訓的阿富汗軍人還直接開了小差,把祖國的命運拋到九霄雲外,這樣的軍隊根本不可能戰鬥。再加上塔利班如同國共內戰時的中共一樣,運用普什圖民族主義對國民軍進行了全方位的滲透,因此當美軍在2021年8月撤離阿富汗時,他們幾乎沒有遭遇抵抗就贏得了勝利,班師回朝重新入主了喀布爾。

在剷除伊斯蘭國的戰鬥中,伊拉克軍隊逐漸產生出向心力和榮譽感。(作者提供)
在剷除伊斯蘭國的戰鬥中,伊拉克軍隊逐漸產生出向心力和榮譽感。(作者提供)

伊拉克安全部隊

而伊拉克安全部隊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首先是美國在2003年推翻海珊政權時,錯誤的做出了解散海珊政權軍隊的決定,導致大量原伊拉克軍隊以及共和衛隊的幹部投效蓋達組織伊拉克分部等遜尼派游擊武裝,給美軍帶來更頭痛的問題。伊拉克境內人口60%為什葉派,40%為遜尼派,由於海珊的支持群眾來自於遜尼派,美國扶持的親美政權自然是以什葉派為主。

可什葉派也不是人人都願意聽從美國擺布,他們不少人背後得到了伊朗的支持,於是很快就有了以邁赫迪軍為代表的什葉派民兵武裝出現。什葉派與遜尼派的民兵彼此之間大打出手,很快就使伊拉克共和國陷入內戰之中,而他們同時也與佔領伊拉克的美軍進入交戰狀態。當美軍在與遜尼派還有什葉派的武裝交戰時,伊拉克安全部隊同樣沒能幫上什麼大忙。

直到2006年美軍炸死蓋達伊拉克分部領袖札卡維,並透過發起「覺醒運動」爭取到多數遜尼派武裝同蓋達決裂並且接受什葉派政府改編之後,伊拉克的情況才暫時穩定了下來。只是美軍在2011年撤出伊拉克後,遜尼派信眾又開始遭受什葉派政府迫害,外加鄰國敘利亞爆發內戰,逼使這些遭到迫害的遜尼派伊拉克人跨越國界加入了比蓋達組織還要更激進的恐怖團體伊斯蘭國。

隨後伊斯蘭國打回伊拉克本土,佔領了以摩蘇爾為中心的大片伊拉克土地,什葉派政府的軍隊被打得落荒流水。美國不得不回應伊斯蘭國的領土擴張,但是顯然從過去伊拉克戰爭的經驗中學到教訓,這次不再派遣大規模地面部隊進駐,而是以提供空中支援為主,並派遣特戰顧問培訓伊拉克安全部隊以及當地的庫德族武裝。

這次美國採用的策略極為成功,伊拉克安全部隊與庫德族組成的敘利亞民主軍分別佔領了伊斯蘭國在摩蘇爾和拉卡的兩座首都,徹底殲滅了這個領土範圍橫跨中東兩個國家的恐怖暴力集團。打贏了勝仗的伊拉克安全部隊也洗刷了過去面對蓋達組織和伊斯蘭國時一敗塗地的屈辱,成為了廣受伊拉克人民愛戴的國防力量,是近年來美國培育中東「偽軍」的又一成功案例。

美國擅於發展多邊軍事合作,盡量使每個參與國都有被平等相待的感覺,在扶持親美武裝方面成功的機率往往高於失敗。(作者提供)
美國擅於發展多邊軍事合作,盡量使每個參與國都有被平等相待的感覺,在扶持親美武裝方面成功的機率往往高於失敗。(作者提供)

美國成功的原因

培訓本土安全力量的工作,是美國在被擊敗的敵對國家境內推行「民族建構」(Nation-building)成功的一大關鍵要素。如果能在一個原本敵對美國的國家境內建立一支親美的軍隊,就能夠以這支親美的軍隊為媒介將整個國家導向為親美的立場,進而實現美國的外交戰略。從六支部隊當中有四支成功,兩支失敗的案例來看,美國在「偽軍」的建構上遠比其他國家成功。

何以日本、德國還有蘇聯辦不到的事情,美國往往能夠辦到?關鍵在於美國願意以更平等的態度對待盟邦,哪怕這個平等可能只是表面上的,對於那些剛剛戰敗給美國的國家而言是格外有用的。比起如同恐怖情人般嚴格掌握附庸國軍隊的日本、德國與蘇聯而言,美國還有另外一個優勢,那就是擅於組建由多個國家組成的集體防禦組織。

例如在北約組織架構下,聯邦德軍甚至可以與其他北約國一起參與共有核武器(Nuclear Sharing)的軍事行動,讓德國空軍的龍捲風式戰鬥機能夠裝載甚至發射美國的核子彈頭。這是日本、德國還有蘇聯永遠不敢賦予自己附庸國家軍隊的權力。回頭看日本對待汪精衛政權的中國空軍,那可是連一架戰鬥機都不敢給,真的是高下立判。

今天裝備了F-35戰鬥機和神盾艦的日本自衛隊,戰鬥力稱得上是東北亞第一強,恐怕不會有人認為其是21世紀版的和平建國軍。然而自衛隊終究是自衛隊,不是日本國軍.其在法律上的地位連滿洲國軍跟和平建國軍都不如。回到二戰時的中國戰場,只有那些地方上的鄉勇武裝才會被日軍賦予自衛隊的番號,可見美國真的是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

但是如果華北的親日鄉勇武裝有了川崎五式戰鬥機這樣的戰機,相信就不會再有人把他們當「偽軍」看待,這就是美國能夠成功,但日本卻必然失敗的原因。即便日本方面可能會說,自己的飛機生產力本來就不如美國,沒有辦法提供現代戰機給中國的親日武裝。然而對待眾多中國的親日武裝,日軍哪怕是給幾支三八大蓋都斤斤計較,對友邦稱得上是充分的不信任。

無論表面上有多麼平等相待,各國終究還是會有不樂見本國軍隊依附於美國的民族主義者,他們的存在都將使各國的「偽軍」試圖爭取更高的自主性。(作者提供)
無論表面上有多麼平等相待,各國終究還是會有不樂見本國軍隊依附於美國的民族主義者,他們的存在都將使各國的「偽軍」試圖爭取更高的自主性。(作者提供)

隱憂還是存在

只是根據美軍的反叛亂野戰教範,一個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本土安全部隊雖然能贏得本國人民的支持,但是若太過於仰賴於多國部隊或者美國的援助,最後也可能因為失去民族主義的話語權而遭本國人民唾棄。越南共和國軍與阿富汗國民軍,最後都因為過於仰賴美軍而走入歷史,聯邦德軍、日本自衛隊、大韓民國國軍以及伊拉克安全部隊則因為展現出了主體性而贏得成功。

這四支軍隊的成功,證明了「偽軍」是可以「扶正」的,正如美國國父華盛頓在領導大陸軍打獨立戰爭以前,也曾參加英國扶持的維吉尼亞民兵投入英法七年戰爭,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他也當過「偽軍」。草創時代的國民革命軍接受蘇聯的武裝訓練與政治指導,看在北洋政府的眼中同樣是蘇聯的傀儡武裝,但最終蔣中正藉由「清黨」讓國軍擺脫了莫斯科的影響。

而美國扶持的「偽軍」一旦成功「扶正」並且找回主體性以後,就不見得會如美國政府期望般的親美。就像現在伊拉克的親美政府,由於是由什葉派執政,或多或少還是受到了另外一個敵視美國的國家伊朗影響。伊朗與親伊朗的什葉派民兵仍在伊拉克境內活動,影響或者滲透伊拉克安全部隊的將領,成為美國未來的一大隱憂。

同樣的,聯邦德軍內部也有龐大的親俄勢力存在,只因為他們相信追隨俄羅斯比追隨美國更能夠捍衛白人至上的傳統價值。2020年7月,做為聯邦德軍精銳部隊的德國陸軍特種部隊司令部(Kommando Spezialkrafte),就依照國防部的命令將遭受極右派勢力滲透嚴重的第2突擊連予以裁撤,可見俄羅斯的影響力無所不在。

至於日本在美國與中共的對抗中,由於本身並非當事國的緣故,向來採取「牆頭草,兩邊倒」的立場。假若有天日本做出美國無法壓制中共成為東亞霸主的判斷,便會二話不說投入中共懷抱,屆時日本自衛隊就搖身一變成為解放軍的小弟。倒是南韓國軍,由於北韓主動放棄民族主義話語權的緣故,目前士氣和向心力都極高,反而是四支部隊當中最可靠的力量。

*作者為軍事史研究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