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蔭聰專文:由親共到自由派的李怡,一段被淡化的香港左翼思想歷史

2024-03-07 07:10

? 人氣

李怡成長於1930年中至1950年代中的中國大陸與香港,經歷了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及冷戰高峰。(取自李怡臉書)

李怡成長於1930年中至1950年代中的中國大陸與香港,經歷了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及冷戰高峰。(取自李怡臉書)

近年,談及香港左派歷史,比較多回顧1970年代的學生及激進青年運動,一般稱作「火紅年代」。當中有些受當時西方左翼思潮影響的年輕人,成為自由社會主義者(libertarian socialist),也有些人組成過左派小組織,例如「革命馬克思主義者同盟」、「新苗」以及後來的「四五行動」;也有一些無政府主義者組成小團體,例如黑鳥樂隊及民眾劇社。以上的左翼青年在1970年代也多少有參與《70年代雙周刊》(1970-78)的出版,因此,連媒體也出現了不少有點懷舊味道的特寫文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相較起來,香港的公共討論較少探討一直存在而且規模大得多的「親(中)共左派陣營」,或稱為「愛國陣營」。事實上,在一般香港民眾口裡說的「左派」,往往指的就是親共組織中人,而非1970年代的激進青年,或過去二十年政治反對派裡左傾的參與者。之所以如此,有一定歷史原因。中共在1920年代創黨時已在香港有大量活動,1950年代開始,中共的地下黨幹部、親共文人、工人已遍布報刊、學校、工會等等,與親國民黨的陣營對峙。然而,在香港,我們一般只會視他們為中共在香港的延伸,是否具有值得研究的思想及行動?大部分人也心存疑問,他們的一言一行,有時很難跟中共的官方理論及政治宣傳區分開來。自1990年代,「親共左派」更已融入廣闊的「親北京陣營」或「建制派」之中,內有不少本來跟港英政府關係深厚的工商大佬及專業人士。於是,這些所謂「左派」跟中國共產黨一樣,漸脫去昔日的社會主義色彩,因此很少人深究他們有甚麼左翼思想。

然而,如果我們不以高標準要求思想的自主性、獨特性及理論性,而是把眼光放在廣義的思想工作以及運動,並注視其與現實政治的關係的話,那麼,還是有很多值探討的主題。本文嘗試討論1970年至1980年代初的李怡及他主編的《七十年代》(1970-1984)。這段時期,就是李怡在親中共的左派出版業中冒起,到最後走向脫離中共陣營,與香港的右派或自由派結盟的歷史過程。由他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到香港的親中共左派在冷戰轉型及緩解的過程中,遇上的機會及困境,也可以從這個側面審視香港左翼的歷史。

本文的敘事嘗試借助李怡在去世前留下及他身故後出版的《失敗者回憶錄》,並重新閱讀《七十年代》的文章,提出一些有別於慣常的「冷戰–後冷戰」敘事的線索。觀乎整本回憶錄,李怡把1970-80年代描繪為由共產陣營漸漸脫離,擁抱自由民主價值的過程。而曾與李怡共事的評論者王耀宗,也把這歷程描繪為「親共宣傳者→自由派」歷程。然而,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點出這種敘事雖不是沒道理,卻也掩蓋了比較複雜的轉折及過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