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俊傑觀點:核心系統轉型釀風波─金融業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2024-03-23 07:00

? 人氣

核心轉型關鍵成功要素是小核心+大能力中心+人才轉型。(示意圖/取自pexles)

核心轉型關鍵成功要素是小核心+大能力中心+人才轉型。(示意圖/取自pexles)

國內知名保險業者曾耗費巨資想做好核心轉型,但因為經驗不足,加上合約模式不適合,導致上線後重大缺失頻傳,衝擊商譽。但核心系統轉型是必走之路,如何記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金融業的核心系統轉型始終是個冒險、昂貴且漫長的旅程,有將近70%的金融核心轉型未能完全實現預期的成果。以幾年前國內知名保險業者耗費巨資的核心轉型為例,欲將核心套裝軟體過量修改成自己所要的客製化系統,再加上核心轉型經驗待加強,採用不合適的合約模式,沒有把關好資料移轉及測試等關鍵要項,導致上線後重大資訊缺失頻傳,不但疲於奔命,更衝擊其市場商譽及高階領導人的去留。

急上線「以後再來改善」 恐留下技術債

銀行核心轉型存在以下三大挑戰,首先是轉型經驗與技能。銀行雖對自有的核心系統掌握度高,對本身的業務最了解,但曾經歷過核心轉型的人不足,缺乏轉型所需的專案治理、端到端的業務分析、複雜系統整合、完善的資料移轉,以及嚴謹的測試能力與經驗。再加上核心轉型是一個很昂貴的計畫,人員隨時和時間賽跑以求如期如預算地完成計畫,對於一些有多重選項的解決方案,銀行若欠缺專業經驗與相關能力,無法做好完善的分析,總是在找到一個可行方案後就匆匆採用,說服自己說「以後有時間再來改善」,但這往往成為技術債,未來接手者可能不見得知道當時的情境跟調整。

技術支援力成「稀缺資源」 無關鍵架構恐失序難控

其次是架構規劃與整合。「領先市場、客戶至上、高效安全」是國內多數銀行想要達到的主要資訊策略目標。隨著轉型的深入,各個銀行的技術支援能力,已經與人力、物力、財力並列成為「稀缺資源」。在轉型過程中,若將原本置於大型主機單一資訊架構的各個核心系統模組,在沒有統一的應用、數據、監控、流程等關鍵資訊架構下,隨意地遷移到開放的環境中,將會導致資訊系統大而散、雜而亂,失序難控的現象。新的銀行核心系統若缺乏妥適的架構規劃及充分的溝通、整合,將導致未來的資訊系統缺乏先進性和前瞻性,或因過於激進而出現可行性問題。

「慣性思維」主導 難改傳統工作思路與方式

最後是轉型文化和組織慣性不一致。IBM商業價值研究院認為:「技術變革往往不是數位轉型面臨的最大挑戰,如何帶領全行克服組織文化、慣性思維,用新的思路迎接市場變化,才是最大的難題。」多數銀行都提出要「打造一支面對未來新型銀行的數位人才團隊」。

但在實際工作中,多數銀行還是存在著業務與技術割裂、職責不清、邊界模糊、流程複雜、溝通成本較高等問題。業務與技術部門間、資深與資淺人才間的斷層很難突破,只有少數人能夠主動變革、主動轉型,多數人在「慣性思維」的影響下依然保持傳統的工作思路與方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