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榮耀七雄和那獲得產官學認證的技術分析

2024-02-10 07:20

? 人氣

因此,台灣指數公司目前推出的動能指數,都沒有選擇最原始的相對強勢計算方法,而是反映了學界認同的投資績效評估方法和既有的實證研究發現。而且實際上,該公司所編製的部分「成長指數」也納入了動能篩選機制,例如「高息優質成長指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若台灣指數公司引用日常語言中對於動能一詞的廣泛意義,則可以輕鬆的區分出兩種動能:涵蓋主要會計績效指標的獲利與成長動能,和反映投資報酬的股市動能。前者可用營收和獲利指標來篩選排序,後者可用各種形式的相對強勢來代表動能,兩者都不會發生附表所示那種「無關動能」的尷尬。

動能選股的實用價值

最後當然要討論依據動能來選股能否提高獲利。不談學界的實證發現(太多了,我缺乏做文獻回顧的誘因),以實務上最重視的「眼見為憑」來簡略說明。

過去幾年,眾多投資業者因為重押榮耀七雄而獲得良好的績效,無數民眾因為直接或間接買進榮耀七雄而荷包滿滿。在台灣最明顯的是讓股民間接買進「榮耀十雄」的統一FANG+ ETF(該ETF設立時還沒有「榮耀七雄」一詞,只有用FANG代表的「尖牙股」,涵蓋十檔科技股,榮耀七雄盡在其中),去年獲利達98%,而S&P 500指數漲幅還不到25%。

再以2018成立,追蹤中小型A級動能50指數的富邦臺灣中小ETF為例,到今年1月31日為止市價上漲189%,直接加計5年股息(不採用股息再投資假設下的複利)後達到219%,相當於平均每年約獲利14%,而同期加權指數平均每年約上漲9%,加計每年約4%的股息後兩者差距有限。

由於中小型A級動能50指數只考慮中小型股,而近年加權指數的漲幅深受台積電這類高價大型股影響,因此上述比較對臺灣中小ETF不公平。但即使如此,平均每年獲利約14%,應該足以吸引那些著眼於長期投資,不妄想買到狂飆股而在幾個月內大賺一票的股民了。

雖然台灣尚未出現具有代表性的動能投資案例,但著名的台灣50 ETF或許可供參考。去年12月的資料顯示,這檔ETF重押強勢的半導體股,持股當中光是台積電就占了46%,而台積電在加權指數當中的權重還不到30%。結果顯示,去年股息加回後加權指數約上漲13%,但台灣50股息加回的報酬率達到27%。

但很不幸的是,把時間往前挪一點,在前年那長達10個月的跌勢中,加權指數約下跌29%,而台灣50則下跌32%,因為這段期間台積電跌掉37%,從強勢股變成弱勢股!

台積電跌掉的37%大部分都發生在前半年,因此依據動能來換股時可能來不及出脫,這點顯示天下沒有穩賺不賠的投資方法,動能投資策略也不例外。但這種操作方式至少可以做到一點:股市上漲期通常遠比下跌期更長,因此只要判斷強弱勢的資料涵蓋期間夠長,不至於被短線波動「震落」,就不難保證自己可以搭上多頭的列車,而且還是給VIP的豪華包廂!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