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北京出手救經濟,信心低讓效果打折扣

2024-01-29 07:20

? 人氣

北京出手救經濟,但因內外資信心低讓效果打折扣(資料照片,AP)

北京出手救經濟,但因內外資信心低讓效果打折扣(資料照片,AP)

上週北京開始加大出手救經濟的力道,而且有多管齊下的味道,至於效果如何待觀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行長潘功勝24日宣布,將於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人民幣1兆元(約台幣4.43兆元);此外,也將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0.25個百分點、且在宣布隔天生效,同時持續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對房市的規範,在此之前亦已放寬。對跌跌不休的股市,也傳出「國家隊」已進場大買ETF護盤。

這些動作中,降準是最有力、也是最特別的行動。在貨幣政策上,降準在許多時候,會被視為比單純降息更有力的政策,這次人行降準,一定程度上代表官方對經濟情勢的評估,是偏向較嚴酷。

至於說「最特別」則是在歐美過去2年皆苦於通膨、力行升息緊縮貨幣政策,一直到最近才有緩和升息腳步跡象,但中國卻是反其道而行、力行寬鬆貨幣政策。因為,中國沒有通膨問題,反而是有通縮風險:去年12月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3%,已經連續三個月負成長。雖然尚未進入定義下的通縮,但從去年6月負成長後,這半年多只有1個月出口正成長、而且是少得可憐的成長:0.1%。

因此,中國可說已站在通縮深淵邊緣了。而一般而言,除非掉入類似威瑪德國、或是委內瑞拉、辛巴威…的惡性通膨,不然小幅的通膨是比通縮好、容易治、時間也較短,通膨至少經濟算是處於增長中,通縮則可能造成經濟長期的停滯甚至萎縮,日本就是一例,因此更值得警惕。

中國去年經濟成長率5.2%、今年預估在5%左右,單以數字而言並不差,但北京仍要出手加大對經濟支撐的力道,一定程度上就是對通縮風險加大的反應,一旦掉入通縮旋渦中,要脫困的難度會更加大、時間也會拉長。

除了近期支撐經濟的新措施外,去年已陸續出台的財政政策、放寬房市措施等都會持續。官方的表態是不會再有類似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祭出4兆人民幣挽救經濟的措施,也不會有類似2015年大規模挹注資金救股市的作法。換句這句話說,官方希望讓經濟在較健康的狀態下恢復活力,以避免許多不良後遺症。

北京要避免再作「大水漫灌」式的刺激經濟計劃,正常情況下是正確無誤;4兆人民幣計劃雖然讓中國解除金融海嘯席捲,甚至「拯救了世界」,但後遺症嚴重,從國企到地方政府債務大增、資金與資源的浪費明顯,它推高債務風險、吹起地產泡沫,多年之後中國仍要承受「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帶來的風險。

但在當前情勢下,這種謹慎是否正確是有疑義。中央銀行家時常喜歡說,如果表現出足夠的決心、強硬的態度,央行時常可不花一毛錢,就「靠嘴巴護盤」就達到貨幣政策目標─最著名的當然是歐洲央行總裁那句「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歐元的話一出,馬上穩定市場,一毛錢都不必花。挽救經濟或市場時,如果採小額、分批投入方式,誠然是謹慎之舉,但最後結果可能是外界與市場無感、分批被吞而毫無效益。

特別是在外界:從內部的民眾、企業到外部的外資、跨國企業等,對中國經濟未來的信心下滑之際,「小打小鬧」式的刺激措施是否足夠,是有疑問,這種病症拖越久就需要付出越大的代價才能挽回,加大與加速各項刺激經濟的財政與貨幣政策,恐已難免。而更重要的是:除了政策外,更要在政治上找回國內外企業與投資者的信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