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舜觀點:是誰壞了台灣綠能的潔淨發展之路?

2018-09-12 06:30

? 人氣

圖為花博夢想館及未來館上的太陽能板。(取自台北市政府)

圖為花博夢想館及未來館上的太陽能板。(取自台北市政府)

一如預料的,隨著『以核養綠』公投的曝光次數與連署書數量的遞增,再次挑起了蔡政府與部分人士極其敏感的神經。一夕之間,上從總統下到鄉民,又一次全面開始圍剿起『核能』。只是似乎大夥都刻意淡化,是誰在面對排山倒海的停電、斷電事件後及夏季勢必缺電的情況下,於六月中硬是重啟了『政策停機』超過六百天的核二廠二號機。台電隨即證實,該機組為長期處於供電警戒的系統挹注備轉容量率約2.7%。雖然政府後來一再強調這兩年新的大型火力機組正陸續併網中,電力供應無缺,但其中超過六成的容量皆是燃煤電廠,更證明外界『以煤養綠』的質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再從台電每日所公布的電力供需燈號來看,在現階段週間若少了這救命的2.7%核二號機,台灣電力系統將立即被打回供電警戒甚至限電警戒的原形。在這種缺電、跳電的陰影下,反而使企業與民眾更認清了核電在發展綠能過程中的重要性,以核養綠的理智情感油然而生。

當然蔡政府對於在自己所承諾『非核家園』的前提下,該怎麼確保能源安全也是心急如焚。既使所規劃的20%再生能源皆能如期達標,總電量方面或可彌補核電停役的缺口。但這其中將近8成的裝置容量必須是屬於如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等不受控的間歇性再生能源發電機組,屆時又該如何滿足電力系統『即時平衡』的特性?勢必只能在台灣各地,不計各種手段的增設可快速起降但發電成本昂貴的燃氣機組與電力短缺時燃煤發電的擴增出力,為此甚至還在新版空污法第十四條大開後門:『電業為執行前項緊急防制措施,或配合各級主管機關降低燃煤發電,調整發電使用之燃料種類,致增加燃氣發電之燃料用量及空氣污染物排放量,其增量得報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核,並送中央主管機關核可後,不受依第二十四條第四項所定辦法核發之許可證登載之年許可燃料用量及排放量之限制;屬依環境影響評估法審查通過者,亦不受環境影響說明書或環境影響評估書所載之內容及審查結論記載年許可燃料用量及排放量之限制。』且因為擔心燃氣儲運能量不足與北部區域供電吃緊,為此又再加買了深澳燃煤電廠這項保險。

20180906-以核養綠公投送件,搬家公司將連署書卸下貨車。(甘岱民攝)
20180906-以核養綠公投送件,搬家公司將連署書卸下貨車。(甘岱民攝)

只是當局可能也萬萬沒料到,自己原本以為的同路人竟也看不下去,紛紛在深澳電廠與天然氣第三接收站上基於環保、健康和生態保育理念表態反對。再加上火力電廠從南到北全開發電,陸續引發的空污議題,更是讓政府原本『以火養綠去核』的如意算盤這下打得好生棘手。

就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在歐洲OECD國家中,其所認定目前同屬間歇性再生能源佔比最高等級的丹麥與愛爾蘭而言,兩者皆無核電,也近乎達到部分人士所倡議的『無基載』電力系統。然而事實上,前者尚有一半的電力來自於火力並且極其仰賴跨國電網貿易;後者則更有超過七成電力來自於火力,並且同樣需要跨國電網進行支援。其他諸如已無核的義大利或即將非核的德國,雖然都有超過15%以上的間歇性再生能源,但也同樣伴隨著大量的火力電廠與跨國電力交易。無獨有偶的,這四國2016年的住宅平均電價皆為我國三至四倍不等。從國際經驗發展綠能可知,『非核即火加高電價』已是不爭事實,若是同時又要緩解電價上漲,勢必更要依賴而擴增燃煤電廠發電,這也可由最近澳洲和美國的能源政策得到印證。只是用這種高污染、高排放影響居民健康又破壞生態的方式來提高綠能佔比,在現下難道台灣真的沒有其他更好的替代路徑嗎?

20180731-國民黨新北市黨部31日舉行「北北基桃輔選與反深澳電廠公投造勢大會」,並邀北北基桃宜五縣市長參選人丁守中、侯友宜、謝立功、陳學聖、林姿妙等到場。(顏麟宇攝)
20180731-國民黨新北市黨部31日舉行「北北基桃輔選與反深澳電廠公投造勢大會」,並邀北北基桃宜五縣市長參選人丁守中、侯友宜、謝立功、陳學聖、林姿妙等到場。(顏麟宇攝)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蔡政府與部分人士倒底在著急什麼?所圖又為何?與我國處境類似的日本、韓國、英國在大力發展綠能過程中亦從未棄絕核電;中國大陸、印度更是將核能電廠「以核養綠去煤」視其為降低境內火力電廠霾害、改善環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手段。反觀在我國非核家園政策下,所面對的是一個高空污、高電價與高能源風險的未來,這真是民眾所期待的『綠能台灣』嗎?

當然每一種電力都有它的不足之處,也都需要時間、空間以待技術有所突破,所以能源規劃最忌走極端、抄捷徑,反而壞了國家的百年大計。任何外在因素,所導致的揠苗助長或是妄自菲薄都不足取,綠電如此,火電、核電亦復負如此。積極發展再生能源現已是全球的多數共識,但台灣卻選擇了以高污染的火力燃煤或能量受限的高風險燃氣來支持綠能發展,人民將為此付出的可觀成本與風險代價,同時也賠上了乾淨美麗的天空,活潑多樣的生態家園和全民健康的身體,實非明智之舉。

*作者為台灣能資源永續與低碳經濟學會監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