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一戰結束105年─那些被扶正的「次要戰場」

2023-11-12 07:20

? 人氣

接下來是從1991年到1995年之間爆發的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這場戰爭就沒有斯洛維尼亞獨立戰爭來的那麼短暫跟自我克制。因為塞爾維亞人與克羅埃西亞人戰時已經在德軍的挑釁下彼此屠殺了一輪,雙方都累積了來自上一代人的血仇,外加克羅埃西亞境內又有大量的塞爾維亞人口存在,就使得這場獨立運動免不了一場腥風血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與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同時進行的,還有波士尼亞戰爭,兩場戰爭都是定居在克羅埃西亞與波士尼亞境內的塞爾維亞人與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政府之間的戰鬥。兩場平行的戰爭都發生在巴爾幹半島,都涉及塞爾維亞人,也都發生了宗教還有種族仇殺,最終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也沒能阻止兩個國家脫離出去。

到了1996年,就連定居在科索沃地區的阿爾巴尼亞人也鬧起了獨立,一心想維繫南斯拉夫大一統的塞爾維亞總統米洛塞維奇,最終在北約聯軍的干預下也只能承認留不住科索沃的事實。南斯拉夫隨之解體,就連蒙特內哥羅也在2002年與塞爾維亞分家,可塞爾維亞直到今日都沒有放棄對大斯拉夫主義的追求,還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又浮現了對科索沃發起進攻的跡象。

中東戰火再起

一戰的結束同樣沒為中東帶來和平,首先是哈希姆家族在戰後與英國漸行漸遠,並且因為反對託管巴勒斯坦的英國人在當地成立猶太人國家的主張而與倫敦翻臉。最終漢志王國國王阿里被伊本·沙烏地驅逐,便有了今日的沙烏地阿拉伯誕生,不過阿里的二弟阿卜杜拉仍控制著約旦,三弟費薩爾則控制伊拉克,讓哈希姆家族不至於在阿拉伯世界仍有一席之地。

哈希姆家族與沙烏地家族彼此對立,卻又都採取親近英國的政策,但他們手下的少壯派軍人又另有想法。1941年5月,伊拉克首相蓋拉尼在巴勒斯坦穆斯林領袖侯賽尼牽線下與希特勒結盟,率領一批少壯派軍官發起以推翻哈希姆王朝為目標的軍事政變,並得到德國空軍的支持。不過在巴勒斯坦、印度的英軍以及約旦王室的緊急馳援下,這場政變僅維持一個月就被平定。

二戰時的德國不像一戰時的德國在中東有類似鄂圖曼帝國的強大盟友,外加英國對阿拉伯有了20年以上的耕耘,其勢力不是德國空軍派幾架He 111轟炸機或者Me 110戰鬥機就能動搖的。雖然北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其中一個主要戰場,但主角卻始終是義大利人、德國人、法國人、英國人和美國人。阿拉伯民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所扮演的角色,僅是配角中的配角。

不過等到二戰結束,伴隨著以色列的成立以及泛阿拉伯主義的興起,英國對中東的影響力逐漸衰弱。1957年7月14日的革命,終於推翻了國王費薩爾二世對伊拉克的統治,使約旦成為哈希姆王朝的最後據點。而回顧整個冷戰時代的歷史,中東基本上是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爭的化外之地,只因種族和宗教衝突始終是這個地方的主旋律。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