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一戰結束105年─那些被扶正的「次要戰場」

2023-11-12 07:20

? 人氣

筆者指出,今年的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5周年,提到這場「終結所有戰爭的戰爭」。示意圖。(AP)

筆者指出,今年的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5周年,提到這場「終結所有戰爭的戰爭」。示意圖。(AP)

今年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5周年,提到這場「終結所有戰爭的戰爭」(The War to end all Wars),大家都把重點放在「西線戰場」(The Western Front)的壕溝戰上。其實也不奇怪,畢竟像戰車、飛機以及潛艦等新武器的首次運用,都發生在這條以英國、法國還有德國為主角的戰場上,極少有人去關注東線、巴爾幹、加里波利、中東以及遠東等次要戰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就如同討論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人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以英美為主角的地中海和西線戰場,其次則是以蘇聯為主角的東線戰場,兩者的共同點是打擊納粹。再來才是打擊日本的太平洋戰場與中緬印戰場,畢竟納粹德國擁有更強大的軍事及科技實力,擁有吸人眼球的虎王戰車、俾斯麥戰艦以及Me 262噴射戰鬥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被視為同盟國與軸心國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則是協約國和同盟國的戰爭,兩場戰爭都有同盟國,但是組成的對象卻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一戰的同盟國由德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與保加利亞組成,英文名稱為Central Powers。二戰的同盟國為Allies,主要成員為美國、蘇聯、英國以及中華民國。

從上述組成來看,二戰的軸心國極為一戰同盟國的繼承者,一戰協約國的精神則由二戰的同盟國所延續。由於美國在一戰和二戰都參加了協約國與同盟國,並且以強大的工業與動員能力引領多國聯軍取得勝利,兩場世界大戰普遍被視為自由民主戰勝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以及法西斯主義的正義之戰。然而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其實遠非如此。

就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例,東線戰場上俄軍、德國、巴爾幹半島上塞爾維亞軍、奧匈帝國、保加利亞軍以及中東戰場上阿拉伯聯軍對上鄂圖曼帝國的戰爭,實際上卻都比西線戰場帶給我們這個世界更深遠的影響。如今西線戰場的三大參與者德國、法國和英國都已經被統一在歐盟或者北約的概念下,永遠不可能再彼此開戰,但東線、巴爾幹和中東的戰爭卻延續到了今天。

東線戰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東線戰場,重要性上僅次於西線戰場,主要參與者為德意志帝國與俄羅斯帝國。也因為同時在西線對付英法,在東線打擊俄國,德軍證明了自己有同時在兩條戰線作戰的能力,雖然最終戰敗於協約國之手,其專業素養得到了世人的肯定。與西線戰場最大的差異,在於俄軍與德軍都沒有修築出堅固的戰壕,雙方打得更多是機動戰。

俄軍的表現有點類似二戰的國軍,規模龐大卻表現差勁,扮演的角色是牽制而非消滅德軍主力。1916年是戰爭的高峰期,帝俄部隊在東線戰場上牽制了55個德軍步兵師和九個騎兵師,相當程度上舒緩了西線戰場的壓力。不過帝俄的政局卻比抗戰末期的國府還要更不穩定,在1917年就爆發了兩次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領導的羅曼諾夫王朝在「二月革命」被推翻,但是上台的臨時政府仍由親西方的資產階級領導,因此俄軍尚未退出東線戰場。

為了加速俄軍防線的崩潰,德國陸軍總指揮魯登道夫將軍用列車將俄國的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列寧送回俄國,發起了以建立共產主義政權為目標的「十月革命」。最後臨時政府被推翻,俄羅斯退出一戰,並在列寧領導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政權。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以及烏克蘭等帝俄領土則被列寧割讓給了德軍。

所幸後來美國及時參戰,協助英法打敗了德國,因此這些被德軍佔領的帝俄國土便依據「民族自決」的原則在1918年紛紛獨立。反共的協約國亦出兵俄國,支援反共的白軍抵禦布爾什維克革命,即俄羅斯歷史上的紅白內戰。結果由列寧成立的蘇維埃俄國生命力反而比德意志帝國更頑強,不只擊退白俄和協約國干涉軍,還將白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控制權搶了過去。

拿下白俄羅斯與烏克蘭後的蘇俄擴大為蘇聯,接著又在1939年與納粹德國簽署《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一起瓜分歐洲,佔領波蘭東部邊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以及芬蘭東部的廣大土地。希特勒對俄國發起進攻後,史達林又利用美英對蘇聯在東線戰場牽制德軍主力的需求,鞏固住蘇聯與德國合作期間所瓜分而來的土地,累積到了冷戰時代與美國爭奪全球霸主地位的實力。

巴爾幹戰線

如同因日軍進攻滿洲而成為二戰起點的中國戰場一樣,外號為歐洲火藥庫的巴爾幹半島同樣是一戰的起點,因為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的宣戰導致了俄羅斯帝國對奧匈帝國的宣戰,俄羅斯帝國對奧匈帝國的宣戰又導致德意志帝國對俄國還有法國的宣戰。等到德軍進攻比利時和法國之後,英國又不得不對德國以及奧國宣戰,使戰爭從巴爾幹擴大到了全歐洲,甚至於全世界。

巴爾幹半島的衝突,又始於大斯拉夫主義者和大日耳曼主義者之間的民族之爭,塞爾維亞王國與俄羅斯帝國同為信奉東正教的斯拉夫國家,奧匈帝國則與德意志帝國一樣同為日耳曼人所主導,兩大陣營本來就彼此看不順眼。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平刺殺了視察波士尼亞塞拉耶佛的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導致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塞爾維亞得到盟國蒙特內哥羅的支持,接連三次擊退奧匈帝國的攻勢,但是最終卻仍因德軍參戰而導致國土在1915年淪喪。德軍在控制了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的土地後,得以經由陸路支援鄂圖曼帝國,使得中東戰場變得更為激烈。不過塞爾維亞軍隊在撤退到希臘以後仍舊持續抵抗德軍,最終撐到了協約國在1918年的勝利而復國。

沒想到復國後的塞爾維亞,盡然吞併了蒙特內哥羅,而且還在協約國支持下強迫從奧匈帝國獨立出來的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與其合併,成立了由塞爾維亞人主導的南斯拉夫王國。信奉東正教的塞爾維亞人、天主教的克羅埃西亞人還有信奉伊斯蘭教的波士尼亞人打從一開始就彼此不合,更何況塞爾維亞人還主張大斯拉夫主義,克羅埃西亞人則自認更接近日耳曼人。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南斯拉夫民族內部的種族與宗教問題為德軍所操弄,導致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以及波士尼亞穆斯林人之間一場又一場的仇殺。直到身為克羅埃西亞與斯洛維尼亞混血兒,又信奉國際共產主義的狄托崛起,並得到英國還有蘇聯等同盟國的支持,他才推翻了數個由納粹扶持的傀儡政權,將南斯拉夫重新統一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二戰時許多烏克蘭人因為反對蘇聯的佔領,加入了納粹黨第14武裝親衛隊擲彈兵師,投入與紅軍的戰鬥。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戰後成為中華民國的反共友人。
二戰時許多烏克蘭人因為反對蘇聯的佔領,加入了納粹黨第14武裝親衛隊擲彈兵師,投入與紅軍的戰鬥。

中東戰線

由土耳其人主導的鄂圖曼帝國,是協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東戰場的主要對手,其武器科技遠不如德軍來的強大。然而中東戰場在一戰期間屬次要戰場中的次要戰場,所以英法亦不願將主力投注到中東,英國的參戰部隊幾乎都是以紐澳軍團或者印度人為主。另外考量到阿拉伯人與亞美尼亞人遭受土耳其人的壓迫,英國也試圖煽動當地人的民族主義來對抗鄂圖曼帝國。

阿拉伯半島上的哈希姆家族接受了英國的邀請,在1916年6月5日宣告脫離鄂圖曼蘇丹的統治,成立了與英法結盟的漢志王國。有反對鄂圖曼帝國的阿拉伯人,自然也有支持鄂圖曼帝國的阿拉伯人,統治內志的舍邁爾山酋長國就被蘇丹動員起來壓制這場由哈希姆家族發起的「阿拉伯大起義」。因此在反抗土耳其人的同時,還爆發了漢志與內志兩大阿拉伯族群之間的內戰。

外號「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的英軍上校勞倫斯,在1916年10月被派往吉達,擔任漢志國王海珊三子費薩爾的軍事顧問。勞倫斯是優秀的游擊專家,他最拿手的就是率領阿拉伯騎兵隊破壞鄂圖曼部隊在沙漠裡的鐵路,干擾其後勤。不過勞倫斯之所以被稱呼為「阿拉伯的勞倫斯」而非「英國的勞倫斯」,還是來自於他對中東歷史及文化有全方位的瞭解。

勞倫斯不只善待土耳其戰俘,同時還全心全意投入阿拉伯的民族獨立運動之中,使他能得到費薩爾的全方位信任。鄂圖曼帝國先在高加索戰役遭俄軍擊敗,又遭遇到「阿拉伯大起義」,對阿拉伯半島的統治徹底動搖。接著又遭遇德國戰敗,失去了最後靠山的鄂圖曼帝國只能投降。沒想到曾在加里波利戰役中擊敗英軍的土耳其將領凱末爾,卻成為了壓垮鄂圖曼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凱末爾領導一批世俗化的土耳其少壯派軍官興起,推動土耳其民族主義運動,並且在1922年廢除了蘇丹的統治。鄂圖曼帝國是瓦解了,但英國卻沒有履行勞倫斯對海珊國王的承諾,成立一個以大馬士革為首都的大阿拉伯國家,反而將巴勒斯坦與伊拉克納為英國託管地,敘利亞納為法國託管地,使得西方國家取代鄂圖曼成為了阿拉伯民族的頭號大敵,為今日不穩定的中東埋下伏筆。

烏克蘭戰爭的開端

105年前的烏克蘭,不只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場,甚至還稱不上是一個戰場。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彼得流拉利用「十月革命」爆發的機會,在德軍支持下擊敗了基輔的蘇維埃政府,宣告建立獨立於俄羅斯之外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彼得流拉領導的這個短命政權,隨著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而垮台,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土地後來為蘇俄與波蘭所瓜分。

烏克蘭民族主義在蘇聯的統治下遭受壓制,還經歷了死亡人數近500萬人的大饑荒,讓烏克蘭人認定此為俄羅斯人有計劃的種族屠殺。可是史達林時代死於政治整肅與饑荒的俄羅斯人同樣不在少數,這使得俄羅斯人難以理解普遍存在於烏克蘭人心中的反俄情緒。而史達林為了安撫烏克蘭人,則將二戰初期瓜分之波蘭東部邊疆地區,原本屬於烏克蘭的土地併入了蘇維埃烏克蘭。

但是在希特勒對蘇聯展開入侵後,還是有為數不少的烏克蘭人為解放他們的德軍喝采,甚至還有不少人加入了納粹武裝親衛隊,投入到對蘇聯紅軍的作戰中。底層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亦投入到與猶太人、波蘭人以及俄羅斯人之間的種族戰爭之中。四大族群為了爭奪更多的土地和「生存空間」,以超越德軍還有蘇軍的殘酷手段彼此燒殺,製造了一起又一起的血案。

烏克蘭在納粹被擊敗後又回到了蘇聯手中,史達林與他的繼承者赫魯雪夫持續對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實施懷柔政策,甚至於將克里米亞半島也劃入了蘇維埃烏克蘭共和國。在蘇聯對周邊東歐國家的武裝干涉,還有侵略阿富汗的軍事行動中,同樣也都有烏克蘭人的參與。這些政策讓俄羅斯人都發自內心相信烏克蘭人是自己的同胞,根本想像不到這些同胞其實是「有貳心」的。

蘇聯解體換來的烏克蘭的再度獨立,更令在失去了對共產主義信仰,重新擁抱大斯拉夫主義的俄羅斯民族主義者對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分家理解不能。這樣的理解不能,成為了去年普丁對烏克蘭發起侵略戰爭的遠因。如今烏克蘭不只選出了猶太人總統,還跟波蘭完成了歷史性的和解,搖身一變成為東歐國家抵抗俄羅斯侵略的典範,這場戰爭迄今還未結束。

2022年俄烏戰爭,烏克蘭官兵使用無人機攻擊俄軍(AP)
2022年俄烏戰爭,烏克蘭官兵使用無人機攻擊俄軍。(AP)

解體的南斯拉夫

狄托靠著超越意識型態的高超外交手腕,讓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在冷戰時代能夠在美蘇兩大陣營之間左右逢源,經濟也是共產國家當中最穩定的。只是這個穩定的局勢隨著狄托在1980年過世走上終結,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以及波士尼亞人的民族主義不再是能靠一位強人的鐵腕統治給壓制下去了。

先是斯洛維尼亞在1991年宣佈獨立,並引起南斯拉夫人民軍的武力干涉。不過因為斯洛維尼亞境內人口組成單純,沒有形成大量的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口,因此整場戰爭只打了10天就以南斯拉夫承認斯洛維尼亞共和國獨立畫下句點。南斯拉夫人民軍在衝突中死了44人,斯洛維尼亞只死了18人,但這場獨立戰爭卻只是為八年的南斯拉夫內戰拉開序幕而已。

接下來是從1991年到1995年之間爆發的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這場戰爭就沒有斯洛維尼亞獨立戰爭來的那麼短暫跟自我克制。因為塞爾維亞人與克羅埃西亞人戰時已經在德軍的挑釁下彼此屠殺了一輪,雙方都累積了來自上一代人的血仇,外加克羅埃西亞境內又有大量的塞爾維亞人口存在,就使得這場獨立運動免不了一場腥風血雨。

與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同時進行的,還有波士尼亞戰爭,兩場戰爭都是定居在克羅埃西亞與波士尼亞境內的塞爾維亞人與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政府之間的戰鬥。兩場平行的戰爭都發生在巴爾幹半島,都涉及塞爾維亞人,也都發生了宗教還有種族仇殺,最終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也沒能阻止兩個國家脫離出去。

到了1996年,就連定居在科索沃地區的阿爾巴尼亞人也鬧起了獨立,一心想維繫南斯拉夫大一統的塞爾維亞總統米洛塞維奇,最終在北約聯軍的干預下也只能承認留不住科索沃的事實。南斯拉夫隨之解體,就連蒙特內哥羅也在2002年與塞爾維亞分家,可塞爾維亞直到今日都沒有放棄對大斯拉夫主義的追求,還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又浮現了對科索沃發起進攻的跡象。

中東戰火再起

一戰的結束同樣沒為中東帶來和平,首先是哈希姆家族在戰後與英國漸行漸遠,並且因為反對託管巴勒斯坦的英國人在當地成立猶太人國家的主張而與倫敦翻臉。最終漢志王國國王阿里被伊本·沙烏地驅逐,便有了今日的沙烏地阿拉伯誕生,不過阿里的二弟阿卜杜拉仍控制著約旦,三弟費薩爾則控制伊拉克,讓哈希姆家族不至於在阿拉伯世界仍有一席之地。

哈希姆家族與沙烏地家族彼此對立,卻又都採取親近英國的政策,但他們手下的少壯派軍人又另有想法。1941年5月,伊拉克首相蓋拉尼在巴勒斯坦穆斯林領袖侯賽尼牽線下與希特勒結盟,率領一批少壯派軍官發起以推翻哈希姆王朝為目標的軍事政變,並得到德國空軍的支持。不過在巴勒斯坦、印度的英軍以及約旦王室的緊急馳援下,這場政變僅維持一個月就被平定。

二戰時的德國不像一戰時的德國在中東有類似鄂圖曼帝國的強大盟友,外加英國對阿拉伯有了20年以上的耕耘,其勢力不是德國空軍派幾架He 111轟炸機或者Me 110戰鬥機就能動搖的。雖然北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其中一個主要戰場,但主角卻始終是義大利人、德國人、法國人、英國人和美國人。阿拉伯民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所扮演的角色,僅是配角中的配角。

不過等到二戰結束,伴隨著以色列的成立以及泛阿拉伯主義的興起,英國對中東的影響力逐漸衰弱。1957年7月14日的革命,終於推翻了國王費薩爾二世對伊拉克的統治,使約旦成為哈希姆王朝的最後據點。而回顧整個冷戰時代的歷史,中東基本上是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爭的化外之地,只因種族和宗教衝突始終是這個地方的主旋律。

蘇聯瓦解後,穆斯林原教旨主義又伴隨著阿拉伯民族主義之後興起,他們不僅要消滅以色列,還要推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文明。哈瑪斯、蓋達以及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的誕生,迫使本來想將焦點從歐洲轉移到亞洲的美國,硬是浪費了足足32年的時間在中東。最近以色列對哈瑪斯的戰爭,還影響到了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一切的禍端似乎都能夠追溯到1922年鄂圖曼帝國的垮台。

2023 年10月7日,以巴衝突,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從加薩走廊向以色列發射火箭。(AP)
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從加薩走廊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圖為以巴衝突。(AP)

對海峽兩岸的影響

東歐、巴爾幹與中東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次要戰場」,可卻遠比做為「主要戰場」的西歐帶給了世人更大的影響。其中東歐戰場不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升格為了主戰場,還催生了足以與美國競爭全球霸主地位的共產主義國家蘇聯,使世界一度陷入相互保證毀滅的危機。蘇聯在1991年的瓦解,一度引領歐洲走向穩定與富裕,但卻也為今日的烏克蘭戰爭埋下了伏筆。

塞爾維亞假若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色列進攻加薩,美國疲於奔命之際對科索沃開戰,巴爾幹半島勢必又將成為另外一個主戰場。自於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戰爭何時結束,伊朗是否會參戰並導致戰火規模不斷擴大,同樣也是未定之天。如果這個時候台灣海峽也跟著爆發戰爭,那麼第三次世界大戰將降臨我們這個世界,誰是「次要戰場」,誰又是「主要戰場」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嚴格來講,今日兩岸的衝突遠因同樣來自於那場本該在1918年結束的世界大戰,因為如果沒有蘇聯的戰爭,就不會有中國的共產主義革命。海峽兩岸迄今尚未解決的問題,都源自於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國政府發動的紅色革命,來自大陸的外省反共軍民與台灣本土民眾為了防範共產勢力入侵,精誠團結確保復興基地渡過了最危險的時刻。

然而就如同杭廷頓教授的「文明衝突論」所言,冷戰使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爭暫時凌駕於各地的種族以及宗教衝突之上,讓歐洲還有亞洲的民眾能夠拋下彼此之間的對立攜手抵禦蘇聯或者美國勢力的入侵。然而隨著蘇聯在1991年的瓦解,原本被意識形態所覆蓋掉的種族和宗教衝突又再度回到了全球衝突的舞台。

隨著中共放棄毛澤東時代的階級鬥爭路線,開啟改革開放的大門,過去靠著反共大旗維繫的團結氛圍在台灣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台灣是否該「回歸祖國」或者「獨立建國」的統獨之爭。我們雖然沒有中東的宗教問題,卻如同東歐還有巴爾幹各族群一般存在著族群認同問題,若不能好好解決,台灣仍可能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作者為軍事史研究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