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是否正在日本化?日本經濟研究員:中國政府眼前有兩大難題要解決

2023-11-06 07:10

? 人氣

在2022年10月的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確定三度連任,公開承諾「在2035年前將人均GDP提升至『中等先進國家』的水準」。這個承諾的計算基礎在於,今後數十年間必須保持平均約4.5%的成長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公開承諾不久」之際,當然無法選擇讓經濟持續零成長。若是如此,唯一可行的策略便是在短期內操作中央財政產生需求,再藉由填補需求,努力確保經濟成長不會下滑,同時花費時間耐心清除資產負債表裡的垃圾。

然而,這個策略的成功機率不高。其原因在於,自從習近平政權於2012年登場以來,提出「新常態」與「債務去槓桿化」等口號,「花費時間試圖實現擺脫過度投資與債務問題」,卻屢次慘遭挫折之故。

此外,由於中國的「殭屍企業」所背負巨額債務的轉貸資金需求旺盛之故,導致長期國債利率接近3%。因為無法在如同日本這樣的零利率環境之下,毋須顧及利息負擔,便能大規模發行國債,足以推動政策的時間並不充裕。

世界經濟是否正面臨源於中國的經濟衰退與通貨緊縮之風險?

中國長久以來都以「龐大市場」自豪。如今,中國經濟的規模已接近日本GDP的4倍,的確相當龐大。據稱全球經濟成長的三分之一來自中國的貢獻。

如果這個龐大市場的需求急劇下降,不可避免地將會減緩全球經濟的成長。目前已經有跡象顯示,今年商品市場上的多項商品價格下跌,反映出中國經濟減緩的影響。

在這個「龐大市場」的背後,由於還有「強大的供給與生產能力」,因此未來可能會出現因供應過剩而引起的通縮壓力,甚至可能波及全球。從去年10月以來,中國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與前年相比持續下滑,目前已降至-5%。今年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也終於首次出現負數,「通縮時代是否來臨」的疑問成為話題。

若PPI為-5%,而銀行利率約為4%左右時,實質利率接近9%,這也是當前中國經濟的沉重負擔。最近分別二度在6月和8月調降政策利率,但調降幅度均僅為0.1%,這似乎是杯水車薪。

通縮仍然算是情況尚佳。勞動力過剩不僅造成薪資通縮,更可能導致失業增加。至今以來,房地產與基礎建設持續處於高檔,而在中國特別引發關注的是,參與這些建設工作的建築工人可能面臨失業。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處於瘋狂建設的巨大浪潮之中,據稱建築工人高達八千萬名,其中絕大多數是農民工。隨著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加上基礎建設的投資減少,可能爆發大規模的農民工失業問題,農村地區的所得轉移也將受到重大影響。這也許可以解釋中國為何不停止過度的基礎建設投資。

儘管這種失業問題不會波及國外,因此全球不會直接受到貿易商品與服務的通縮所影響,但若中國的政治與社會局勢不穩定,或許可能對國際形勢產生意想不到的漣漪效應。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nippon.com,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原標題:中國經濟是否正在「日本化」? 從目前熱議的「資產負債表衰退」論來深度解讀

撰文/津上俊哉TSUGAMI Toshiya,現代中國研究者,諮詢公司津上工作室代表。生於1957年。1980年入職通商產業省。先後擔任日本駐中國大使館經濟部參事官、通商政策局東北亞科長、經濟產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等。憑《中國崛起,日本該怎麼辦? 》(日本經濟新聞社, 2003年)獲三得利學藝獎。近作有《中國崛起的終結》 (日經premium系列, 2013年)。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