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是否正在日本化?日本經濟研究員:中國政府眼前有兩大難題要解決

2023-11-06 07:10

? 人氣

多年以來,中國企業、政府與家庭因低效投資而持續對中國經濟產生成本浪費,即使暫不考慮償還本金,僅考慮利息成本,筆者粗估總計為每年3.8兆元,相當於GDP的3.1%。中國最大的稅收項目為增值稅(相當於日本消費稅的增值稅),其年度稅收為6兆元,而公共年金支付總額為5兆元,前述利息成本的巨大規模與此兩項數字相比毫不遜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市場機制正常運作的國家,如此不合理的情況發生之前,將會如進行外科手術般,出現泡沫破滅、企業破產與債權削減等情形。但在中國,政府阻止房地產價格下跌,又透過「政府隱性擔保」來防止企業破產,可以說市場機制的淨化作用並未發揮效果。

最近經常聽到「中國經濟日本化」的說法,但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理解到中國與日本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中國的資產負債表惡化(危機),正以一種在其他國家不會發生的「獨特」方式進行著。

泡沫不破滅反而產生「毒素」

每年生產的GDP(新產生的附加價值)中的3%,以對經濟成長沒有貢獻的低效投資之報酬(授信貸款的等價利息)的形式支付出去,這將帶來兩個重大弊端。

其一是導致不合理的財富轉移。另一是大量資金被浪費在無效投資,降低經濟效率,結果導致經濟成長減緩。

數量為GDP的3%之利息,首先流向由國有資本掌控的金融機構,最終資本利得則流向將大量資金儲存在金融機構的富裕階層。反過來看,可以說是從其他人手中徵收相當於整年產生的附加價值(GDP)的3%,轉移至國家與富裕階層的手中。

即使習近平政權提出「共同富裕」的理念,但由於政府的經濟干預,例如過度投資與過剩債務,以及阻礙調整改善的「政府隱性擔保」,實際上導致「官方部門」的擴張與貧富差距的持續擴大。

因此,最令人擔憂之處在於,中國可能陷入中等所得陷阱。

若欲保持經濟成長,便須促進高度生產力部門的再生產,並對生產力低落與損失慘重的部門進行重組和縮減,即便過程將會相當艱辛。而中國的情況是,具有高度生產力的部門為民營企業,因此如何擴大這些部門,便是維持經濟成長的關鍵。但目前發生的卻是完全相反的情形,亦即不合理的財富轉移。若繼續維持這種機制,中國的經濟成長將不可避免地停滯不前。

最近青年失業率上升與民營企業不振成為問題,其原因不僅在於清零政策的失誤,及對於大型民營企業的打壓所致。不合理的財富轉移與宏觀的結構性成長之減緩,應該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這些全都是中國政府干預經濟所產生的結果與現象。反過來說,在市場經濟主導的國家,即使出現了泡沫並「給予表現不佳的員工高薪」的現象,也會自然而然地朝著「符合表現的報酬」的方向展開調整,亦即如進行外科手術般,泡沫破滅並調整資產負債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