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祈專文:張大千、俞大綱、郭小莊之間的美麗錯誤─鍾馗歸妹圖

2023-11-03 05:50

? 人氣

而誰能料到,這樁美麗錯誤的佳話,竟因俞大綱教授隔年驟逝而轉為悲傷? 又有誰能料到,大綱先生離世,竟轉而開創出台灣京劇新紀元,其間更有張大千的一臂之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民國六十六年五月二日,大綱先生早上上班時心臟病突發驟逝於計程車上。先生無官無職,對文化卻有真知灼見,當時台北文化界多位有心的年輕人,經常聚在大綱先生身邊談文化、談藝術、談學術、談理想、談台灣、談傳統與創新,包括林懷民、王秋桂、邱坤良、黃永松、奚淞、蔣勳、樊曼儂…等位。那時我讀中學,未及趕上,只能在劇院遠遠看著第一排的大綱先生緊盯著台上的郭小莊演自己的戲。未及親炙是我的終生遺憾,但我也幸運,能維持一段距離觀看這一切,能更客觀理性的在學術上尊俞先生為「1970年代台灣文化精神導師」。精神導師離世,雲門舞集鄭重主辦紀念演出,邀郭小莊主演《王魁負桂英》,京劇界曹復永、哈元章、吳劍虹精銳盡出,林懷民自願擔任〈冥路〉小鬼,雲門八位著名舞者吳素君、鄭淑姬、杜碧桃、王雲幼、林秀偉、郭美香、王連枝、陳乃霓,擔任焦家院眾妓女。才二十六歲的郭小莊說: 「我還沒從俞老師去世的震撼中醒過來,怎麼也不相信前一天才教我讀唐詩的長者就這麼走了。而我必須慎重面對這場演出,不能因悲傷而恍惚,但,舞台怎麼這麼大,一直走不到台口,我才驚覺:這不是國軍文藝中心,是國父紀念館!」

俞先生驟逝,竟使京劇搬上國父紀念館,當時唯一的現代劇場。

謝幕,郭小莊抬頭一看,觀眾竟然盡是黑髮 ! 「我心中一動,我不能讓他們離去。我要把俞老師鍾愛的藝術留下來,我還要主動迎向現代社會。」

「雅音小集」的成立在那一刻,雖然那時還沒有名字,理想已然成形。

民國六十八年以創新為宗旨的「雅音小集」成立,名字是張大千取的,這四個字也是他親筆。因為是小莊召集,故以「小集」為名,更深層的意義是,這一切出自郭小莊一個人的理想。京劇傳統悠久深厚,標舉創新等同叛逆,孤軍奮戰是必然的,小集二字點出了披荊斬棘的悲壯,郭小莊說:「感謝張伯伯對我的理解,雖千萬人吾往矣!」

傳統詩文曲畫的贈答往來,在這一刻翻轉出了堅忍意志甚至悲壯精神,我在《光照雅音》這本郭小莊傳記書裡,以「開創台灣京劇新紀元」為標題,台大林鶴宜教授《台灣戲劇史》更以「戲曲現代化的領航者」為郭小莊定位,鶴宜教授的關照面不限於京劇,她注意到歌仔戲轉進現代劇場的第一部戲(楊麗花、許秀年主演《漁娘》)就是民國六十九年緊接在雅音創團之後。我另在書裡詳細析論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卻外交大挫敗的時刻,國人對台灣處境的集體關注與具體舉措如何凝聚成「1970年代:台灣的文藝復興」,如此大命題,我拈出雲門舞集、雅音小集、蘭陵劇坊三方舉證,俞大綱先生的導師地位更加清晰明確,而大千先生在畫界藝壇的開創性精神,自是核心。雅音小集成立後大千先生全力支持,以敦煌飛天大幕相贈,親自設計繪製《梁祝》的扇面戲服,原本還畫了多幅山水當作〈十八相送〉的背景,可惜演出時無法與燈光投影配合,無需諱言,這是一次「失誤」,但沒有嘗試何來成功? 何來今日台灣劇場界的千姿百態?

詩文曲畫贈答的誤筆巧合,不再只是一則「佳話」,竟是新時代開創的底蘊。深厚的傳統基礎,細膩的情感體驗,應變轉折甚至失誤時的縱橫往返、自在悠然與坦然大氣,盡在《鍾馗歸妹圖》。

此圖今年由大綱先生之女俞啟木自美帶回台灣,和王秋桂、郭小莊和「俞大維先生紀念學會」等位一同展開觀賞緬懷先人。俞大維先生是大綱兄長,「俞大維先生紀念學會」今年主辦多場緬懷八二三砲戰65週年及俞大維先生逝世30週年的論壇,並在台大圖書館辦展覽(部分轉移展示於中國文化大學「俞大綱先生戲劇學術研討會」和「俞大維與俞大綱聯合展覽」),這是俞啟木女士返台的關鍵原因。而我注意到,她六月19抵台,竟是端午前夕!繪於除夕的此圖,竟於端午前夕歸來,鍾馗原為歲朝圖,晚明後改為端午,「古風、新創」交會於一身,又是一次美麗的巧合。《鍾馗歸妹圖》將於12月2日「羅芙奧秋季拍賣會」上拍賣,11月30起先在內湖萬豪酒店預展,相信俞啟木、郭小莊都將在那裏緬懷前輩先師,那是一個時代的顯影。

俞大綱俞大維昆仲聯展11/11起三個月。地點:文化大學校史館。
俞大綱俞大維昆仲聯展11/11起三個月。地點:文化大學校史館。
俞大綱俞大維昆仲聯展11/11起三個月。地點:文化大學校史館。
俞大綱俞大維昆仲聯展11/11起三個月。地點:文化大學校史館。

*作者台大講座教授退休、國光劇團藝術總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