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統雄觀點:侯柯郭要願賭服輸─從二階段初選到未來公辦初選

2023-10-25 06:40

? 人氣

基本人性是非理性的,改革必須漸進與配套,故建議:二階段式初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一階段:仍採全民調,以一般坊間方式執行,取前2名。

第二階段:理想應先經完整盟友登記與公告。若考慮大眾習慣,可仍採實體投票。若相信數位網路科技,且爭取時間與資源效益,可採網路投票。香港的在野聯盟已經實施過,證明可行,只須改善一些技術細節。

全民調有誤差,但符合人心。坊間民調誤差有可能誤導第一、第二名,但如果沒有作假,且抽樣盡可能做到分散化,第一名被誤為第三名的可能性較小。

故確保前2名均有出線機會,再經盟友投票,更具民意正當性;又獲勝者,得票必然過半,也有凝聚盟友向心力功能。

至於七三制或其他加權制,其權數均無科學基礎,不值得討論。

今年若能實驗▪未來公辦初選代替政黨票

盟友投票是期望未來發展為公辦政黨初選,成功的前提是:政黨柔性化、黨員公開、擇一化。

未來更應修改政黨法,將「政黨/政黨聯盟登記」列為選委會經辦業務,實施免費登記、開放閱覽,確保黨員「擇一」性。同時,「政黨/政黨聯盟登記」就是「不分區」名額分配的依據,故不必擔心惡性的跨黨參與初選;同時,選舉日不再發政黨票,提升選舉的效率。

而新增加之經費,可檢討是否對應削減選罷法第43條:對候選人個人競選經費之補助,同時革除該條引發的數項弊端,一舉數得。

不爭細節取得資格▪才能有改善細節機會

在此緊急時刻辦理的二階段初選,一定仍會有缺點,「三大支流」必須要有和民進黨一樣「願賭服輸」的魄力。

當前全民調是將各家的數字直接加起來平均,其實違反科學原理,原始數字直接加沒有意義,應先經過「標準化」。民進黨的黨內民調曾有極為接近的例子,如果數字經過標準化,結果可能相反。但民進黨的總統初選長期以大眾認知為準,不論初選前多競爭,即使是不標準的民調攤開,也一翻兩瞪眼,恢復派系團結,不至輸者撒手不管,更未見扯後腿、形成間接幫助理想相反的對手陣營。

候選人應展現「實現共同理想」的決心與堅持,成事是為臺灣的和平與繁榮遠景。

當前的制度與程序有缺點,要先取得可以改善的責任與資源,未來才有真正改善的機會。

選舉為少數決定▪眾從結果

若採政黨協商,可能並不會產生顯著的團結效果。

累積40年的民調經驗,選民投票并不是短期決定的,而形成相對穩定的「53237選民結構」。

假設選民總共 20人,則有5人(25%)為正方意識型態;有3人(15%)為反方意識型態。這2群早有定見,極不易因任何競選活動改變。

有最多7人(35%)為疏離群,如果沒有危己事件、或社會大危機,不去投票。這群人會因選舉的重要性而改變,在總統級選舉,最多會有3人(15%)出來投票,而其取向會接近以下2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