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賢專欄:「天然獨」也有機會變成「自然統」

2018-09-09 05:50

? 人氣

作者稱,從台灣當前的各類調查均可以看到,近年原處於高位的台灣人身分認同,以至支持台灣實名獨立的年輕世代,數字均開始見下跌跡象。(余志偉攝/影像合成:風傳媒)

作者稱,從台灣當前的各類調查均可以看到,近年原處於高位的台灣人身分認同,以至支持台灣實名獨立的年輕世代,數字均開始見下跌跡象。(余志偉攝/影像合成:風傳媒)

香港、台灣出生的新一代,目前所處的社會、政治環境仍與中國不同,因此認為自己是香港人、台灣人是自然不過的事。不過,隨著個人的經歷不同,對中國的認同亦會改變。

記得早兩年,香港本土思潮進入高潮之際,曾經有位年輕朋友就聲言道,「天然獨」將會主導整個年輕世代,香港年輕人也會建立自己的本土身分認同,甚至堅持追求港獨、自決的政治目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年輕世代參與政治興趣大不如前

可是兩年下來,政治熱潮隨議員因宣誓爭議而遭取消資格、抗爭者被判以重刑而冷卻下來。雖然本土身分認同仍處於較高位置,但近年的社會運動、遊行示威場合已愈來愈少見到年輕面孔。在三月的立法會補選,選舉管理委員會的報告書更看到年輕選民投票率有大幅下滑趨勢,可見香港年輕世代對參與建制和非建制的政治活動興趣已大不如前。

同樣的,從台灣當前的各類調查均可以看到,近年原處於高位的台灣人身分認同,以至支持台灣實名獨立的年輕世代,數字均開始見下跌跡象。而在台灣民主基金會所做的調查,就發現年輕人支持「不支持宣布獨立,但即使中共民主化也不贊成兩岸統一」的比例,比起「認為在中共不使用武力的狀況下,台灣就應該立刻宣布法理獨立」的比率為高;同時發現六八%年輕人願意在「中國主動武統的狀況」為台灣而戰,而五六%年輕人則願意在「台灣宣布法理獨立引起的中國侵略」時為台灣而戰。可見在目前台灣的天然統世代,更準確的說法應是「反對統一」的世代。

傳統政治的沒落,主要原因就是新興政治模式興起,再加上傳統政治派別、政黨的心態不變,未能有效回應日漸厭惡傳統政治派別的社會,最終令非傳統政治人物、勢力冒起,在網絡世界和現實政治占一席位。不過,就算面對新型政治形勢出現,傳統政治派別仍會依恃著傳統社會網絡和「鐵粉」的支持,令他們最終都能在選舉、政治動員具有優勢。

政治信仰不是理所當然

就如香港民主派就認為,民主派支持者和經歷過近年多場政治運動洗禮的年輕選民,都是他們的鐵桿支持者;過往在選舉得票一直過半,就會繼續具有傳統優勢支持。而台灣各黨派,尤其是泛綠、獨派政團也會倚仗深色政見「鐵粉」支持,以及天然獨世代的鐵定支持,因而具有打敗國民黨的優勢。不過,政治信仰又是否那麼理所當然?

自由台灣黨主席蔡丁貴,出席20180831-喜樂島聯盟「1020全民公投反併吞」記者會。(陳明仁攝)
自由台灣黨主席蔡丁貴。(資料照,陳明仁攝)

社會學家詹金斯(Richard Jenkins)在《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一書提出,身分認同是個人及社群在社會關係當中,將自己與其他個人及社群區分的方式。這種因身分認同而建立的歸屬感,可以是一種自然而生的狀態,同時可以由個人出身、成長經驗、事件經歷決定,更可以跟個人自我選擇和行動相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