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國共內戰結束了嗎?

2023-09-10 07:20

? 人氣

實質承認兩個中國政權的存在,早已是美國的既定政策,因此艾森豪雖然大力支持蔣中正對台灣的統治,且最終在外島議題上有所妥協,但還是堅決反對蔣中正「反攻大陸」。以英國為代表的北約國家,則主張民族主義而非共產主義才是驅動中國共產黨在大陸永續執政的真實原因,認為遲早有一天中共會和蘇聯翻臉,建議美國應該放下迂腐的意識形態,推動與中共的關係正常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美國以宗教立國,始終將對蘇聯的冷戰視為一場捍衛資本主義與自由貿易的聖戰。透過中華民國空軍U-2飛行員蒐集回來的資料研判,蘇聯撤走了協助中共研發核子武器的專家,莫斯科與北京的關係在八二三砲戰後確實有決裂的跡象。不過毛澤東仍堅持在大陸推動計劃經濟,對美國的批評也沒有因為與蘇聯的關係惡化而有所軟化。

甚至與蘇聯的關係惡化,反而助長了中共與蘇聯爭奪共產主義陣營老大哥的野心,更積極向全球輸出革命以反抗「美帝」。所以直到尼克森上台以前,美國根本沒有任何與大陸關係正常化的機會。直到1969年,蘇聯與中共在珍寶島大打出手,布里茲涅夫甚至不喜以核威攝為手段逼迫中共就範,迫使毛澤東做出拉攏美國來對付蘇聯的決定。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森與中國領導人毛澤東在北京會面,握手寒暄(AP)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森與中國領導人毛澤東在北京會面,握手寒暄。(資料照,美聯社)

於是就如同我們所知道的,有了1972年尼克森對中國大陸的訪問。這場訪問確認了接下來近半個世紀美國與中共的戰略夥伴關係,同時也確立了美國該如何對待兩個中國政權的政策,於是又有了《上海公報》的誕生。此一公報表明了美國對海峽兩岸所有的中國人都堅持「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立場不提出異議,並以此為基礎鼓勵兩岸重新接觸。

美國鼓勵兩岸談判

但是對於誰代表「一個中國」,《上海公報》其實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而且其實從1899年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以來,美國就已經有自己的「一個中國」政策,堅持只與一個合法的中國政府打交道。《上海公報》的存在,無形中反而給了美國在只承認一個中國政府的情況下,同時與兩個中國政權打交道的外交基礎。

所以從1973年開始,北京與華府就相互設置了聯絡處,而中共駐華府聯絡處的存在絲毫不影響國務院與中華民國駐美大使館的接觸。到了1978年底,隨著鄧小平上台,大陸進一步擺脫毛澤東時代的計劃經濟,讓美國認知到與中共關係正常化的時代已經到來,便於1979年1月1日正式將對中國的外交承認由台北轉移到北京。

美國基於聯合中共對付北京的需要,讓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位進行了一次對調,原本駐華府的中華民國大使館改為代表處,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華府聯絡處升級為大使館。可實質上美國仍承認在台灣存在著一個有別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政權存在,並經由通過《台灣關係法》來反對中共片面以武力併吞這個政權。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