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衡觀點:對抗美國金融制裁,中國籌碼有限

2023-06-28 06:50

? 人氣

為什麼會這樣?關鍵是在美國祭出次級制裁後,全球其他銀行面臨一個抉擇,它是要選擇人民幣業務,還是美元業務與美元資產?對絕大多數銀行而言,結果顯而易見,一定選擇美元業務與資產。美元是目前國際貿易主要貨幣,也是國際資本市場與投資工具主要的計價單位,美元資產更是許多銀行持有的最重要的國際資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中國而言,目前去美元化的目標僅是希望在購買國外貨品與服務時能以人民幣支付,也就是以人民幣取代美元,成為中國與貿易夥伴國間的支付貨幣。這在平時沒有甚麼問題,但若遇上美國的次級制裁,貿易夥伴國的銀行被迫需要在人民幣業務與美元業務做出選擇。它們雖然因為企業與中國貿易以人民幣支付而增加了人民幣業務量,但企業與中國以外的國家貿易仍以美元支付,因此有更多的美元業務。欲使它們選擇人民幣而非美元,可能須等到該國企業與其他國家貿易也以人民幣支付才有可能。

人民幣加入IMF特別提款權(美聯社)
人民幣。(資料照,美聯社)

我們可以想像德國與中國貿易以人民幣結算,但我們不能想像,德國與日本或與越南間的貿易也以人民幣結算。我們同樣不能想像,各國央行會以人民幣取代美元成為主要外匯儲備,或人民幣債券超越美元債券成為全球主要的投資標的。對許多人而言,這些事情簡直沒有發生的可能。但是要這些事發生,美國的次級制裁才會失去效力。

事實上,如果這些事情真的發生,中國應已取得全球霸權的地位。所以,這裡出現時序倒錯的情形。中國為抵禦美國金融制裁所做的設計,應是基於中國尚未取得經濟霸權的隱藏假設,而美國也應認為中國不會有成為經濟霸權的一天。所以,在大家目前認知的制裁可能時間點,中國都無法逃避制裁的傷害。

根據明日智庫分析,屆時可能只有同樣受到制裁的國家,例如伊朗、俄羅斯、北韓與委內瑞拉,以及少數中亞與非洲國家,仍然願意與中國維持金融往來。問題是與這些國家金融往來根本不需要人民幣國際化,在非常時期它們應就會與中國以人民幣進行交易。當然,中國仍有少數規避制裁的管道,但美國可以擴大次級制裁對象或尋求國際合作,針對協助規避制裁的實體進行制裁,或者在金融制裁外,再祭出像對北韓一樣的全面貿易禁運,如此將進一步堵住制裁的漏洞。

次級制裁將引爆資本外逃海嘯

這些直接由制裁帶來的損害若與巨量的資本外逃相比,還算是微不足道。若美國祭出次級制裁,等於所有存在於中國的各種貨幣的資金都會被鎖在中國,無法進出,再加上制裁實施後中國可能發生經濟動盪與更多的政治限制,這會在制裁實施前引發巨量的資本外逃。由於中國有遠高於俄羅斯與伊朗的外國投資,以及為數眾多的本土富豪,因此外逃的數量將會是史無前例的巨大。這絕對足以動搖中國的國本。

當然,具體外逃數量的多寡還須視美國制裁對外國銀行在中國分行的限制。一般而言,金融制裁可能會限制在中國的外國銀行分行從中國轉移資金到其他國家,也可能會限制外國銀行分行接收來自其他國家的資金。即使沒有這樣限制,對將來可能實施這樣限制的預期,也會使得存在於這些銀行的資金也大量外逃。

由上可知,美國一旦實施金融制裁,中國所受的損失將是核彈級的,即使中國努力追求去美元化也很難躲過。在此情形下,中國對美國制裁應是避之唯恐不及,若還主動去招致,將令人難以想像。不論如何,中國領導人都不應帶領人民經歷這麼大的一個冒險。與其因制裁陷入不可知的未來,不如在經濟上全力衝刺,努力成為全球經濟霸權,如此才是避免制裁損害的最根本辦法。

*作者為明日智庫執行長、美國馬里蘭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