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欽觀點:矽谷銀行末日啟示錄─破繭而出的金融業企業文化

2023-06-29 07:10

? 人氣

規模經濟運用到金融市場,就是消費型金融商品。例如,信用卡市場、共同基金與ETF市場都是。保險公司依賴「大數法則」,藉由承保大量同質性危險單位,使得實際損失趨近於預期損失,也是同樣的概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消費型商品業務是跟時間賽跑的。例如,超市、便利商店、餐廳、麵包店的飲食都有期限,所以都必須和時間賽跑,搭配促銷,想方設法銷售一空。同樣的,消費型金融商品也有和時間賽跑的壓力,需要強大的銷售通路與團隊;保險如此,銀行、證券亦如是。

矽谷銀行事件凸顯風險意識重要性

保險業為了降低「資訊不對稱」所造成的道德危險或逆選擇(意指:接受了容易產生理賠的案件) ,必須投入大量與優質的人力於精算、核保與理賠,以控制風險。與保險公司透過核保而承保或拒保相類似的是,銀行透過核貸而承貸或拒貸;與保險公司有所不同的是,銀行幾乎無法拒絕存款的流入。

自2018年的490億美元存款到巨幅成長至2021年的1,892億美元存款,矽谷銀行理應至少有3年的時間將存款資金陸續轉型至消費金融,而不全然集中於企業放款與購買大量的國庫債券及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種下5年後倒閉的遠因。即或不然,持有的國庫債券及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仍可透過利率交換(Interest Rate Swap, IRS)加以避險,而不致釀成升息後所致之鉅額損失。此一措施,矽谷銀行幾近全然忽略。再退一步言之,在潮水般的存款流入時,銀行仍可透過自由市場利率自由化措施,適時、適度降低一定金額以上之存款利率,以減緩無法消化之流入資金水位。此點,矽谷銀行似亦無所作為。

結論

2023年3月10日,美國矽谷銀行(SVB)因流動性不足突然倒閉,結束40年營運,寫下美國歷來規模第2大的銀行倒閉案。(美聯社)
矽谷銀行槓桿比率雖高於美國業界平均,仍低於國際清算銀行(BIS)的規定門檻。(資料照,美聯社)

矽谷銀行槓桿比率雖高於美國業界平均,仍低於國際清算銀行(BIS)的規定門檻。此外,其所運用存款投資於MBS及TBond都是債信最高的。業者專家有認為矽谷銀行倒閉事件屬不幸發生的完美風暴。不過,筆者認為矽谷銀行的企業文化恐怕也是鑄成大錯的主因。

矽谷銀行嘎然終止,美聯儲升息造成科技業客戶的恐慌擠兌,應僅為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值得探究者,恐怕是其管理階層漠視銀行業務的基石—風險管理。早在去年8月,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就因矽谷銀行公司治理與內控措施給予不及格評級。儲備銀行稽核人員在給矽谷銀行的信函中警示,隨著銀行在2021 年業務迅猛發展,其風險管理能力全然與不斷增長的業務規模與隨之增長的複雜性毫不相稱。前述消費型金融商品明顯屬銷售導向,惟在銀行過剩(over-banking)時,企業金融為主的銀行恐怕也已步入銷售導向。此點,在存款如洪水般大量流入時,矽谷銀行未以利率機制採取阻卻措施,可推論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明欽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