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健銘專文:政府能不能包辦生老病死?從政治與歷史角度解構新加坡醫療體系

2023-06-24 05:50

? 人氣

第四,用者自付模式(Out-of-pocket Model):這種模式相對簡單直接——病者所享得的醫療服務種類,取決於其財富。印度、中國被視為案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何謂醫療體系之質素?

二〇二〇年,賓夕凡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醫療政策學者伊曼留(Ezekiel J. Emanuel)也以相同問題意識出版著作Which Country Has the World's Best Health Care? 與雷德一樣,他同樣留意到美國醫療開支與服務質素不成正比的問題,也希望透過梳理世界不同醫療體系模式,為美國醫療體系問題尋求啟示。不過,他在書中的立論,有兩點不同:第一,他認為,衡量醫療體系質素的標準,並不限於融資一環;第二,他並不認為,篩選全球最佳醫療體系是易事。

20220410-亞東醫院疫苗接種站注射區。(顏麟宇攝)
亞東醫院疫苗接種站注射區。(資料照,顏麟宇攝)

從伊曼留角度看,衡量醫療體系質素的標準至少有五:第一,營運醫療體系的整體成本負擔;第二,病者享用醫療服務的費用門檻(包括藥費多寡);第三,醫療體系服務的效率(包括收費程序之繁簡度);第四,醫療服務質素(包括輪候時間);第五,醫療服務的涵蓋度(包括精神病護理)。

歷史脈絡中的醫療體系

伊曼留的分析,特別著重歷史視角。他指出,全民醫療體系是近代產物,且其發展受各地政治脈絡影響。他認為,世上並無完美醫療體系,各地醫療體系都有不同取捨,各有長短。不過,在其眼中,荷蘭、挪威、台灣的醫療體系都屬表現理想之案例(有趣的是,書中並無提及新加坡案例),而瑞士醫療體系融資模式的累退性質,則至為明顯。伊曼留認為,從這種強調脈絡的歷史視角而論,要改革一地醫療體系,不能毫無保留地複製他地模式。

以上背景有助我們閱讀由新加坡學者林方源所著的《病有所醫?新加坡醫療體系之理想與現實》。基本上,這本著作是從新加坡角度探討何謂最佳醫療體系之問題。與伊曼留一樣,林方源同樣認為,醫療體系本質上關乎取捨,難言完美。本書開章提到,另一位美國學者曾在著作Affordable Excellence: The Singapore Healthcare Story – How to Create and Manage Sustainable Health Care Systems指出,「以合理的價格達成和維持人民的健康,在許多國家似乎都是企不可及的夢想,可是新加坡做到了,它有許多經驗足資我們參考。」但林方源隨即言明本書主旨,在於誠實梳理新加坡醫療體系之長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