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新加坡模式」中改革臺灣官僚體制

2022-11-04 05:30

? 人氣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AP)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AP)

多數國家在過去三年的疫情期間,經濟受到嚴重的影響呈現出低迷狀態,但卻有一個國家一反常態破繭而出;這個國家就是位在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依照2021年統計新加坡的人均GDP已達到72,794美元,這個成績是世界第七、亞洲第一,對比其他亞洲「已開發國家」如日本、南韓、臺灣都還在3~4萬美元徘徊,顯然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即使擁有如此亮眼的成績,新加坡卻仍然在持續進步中,早在2020年第一波疫情時,著名商業雜誌CEOWORLD將當年的「世界上最適合投資或經商的國家」殊榮給了新加坡。而今年,新加坡人均GDP更有望突破8萬美元!是什麼原因讓新加坡得以取得如今的成就呢?歸根究底,是來自於新加坡的制度,也就是所謂的「新加坡模式」(Singapore Model)。

什麼是「新加坡模式」(Singapore Model)呢?簡單來說就是小國富強之道,由於國家小、缺少天然資源可以利用、再加上外部因素等威脅而導致生存基礎脆弱;而這個時候就需要強勢且全是精英的政府來引領民眾並協調善用國家資源,並以「實用主義」(pragmatism)與「用人唯賢」(meritocracy)兩個核心為基準使國家得以富強。新加坡靠此模式取得今日的成就,這與過去臺灣菁英領政下造就的「錢淹腳目」時代何其相似。相較於新加坡,臺灣自1970、80年代經濟起飛後至今經濟成長卻都相當有限,扣除金融海嘯等外部因素,最大的原因就出在政府執行力與人才培育兩方面。眾所皆知國家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官僚體系,政府的官僚體系需具備一定的自主性而不是被民意代表所主導。若官僚能有意識的將發展視為優先,才有辦法制定政策工具,所以在官僚體系上我們要選拔最優秀的人才加入公務員體系,並保證他們能與時俱進持續進步。

這當中有兩個好的方法可以推動,其一是將公務員的任職從「一考上就做到退休」改成「合約績效制」,臺灣民眾對於公務員的看法多半為「鬼混」、「輕鬆」、「米蟲」等等。其實不難想像民眾為何有這種看法,在作者看來臺灣公務員體系缺乏流動率與競爭性,所以這時「合約績效制」就顯得很重要,我們應給予公務人員合約期限,限制他們必須在合約年限中升職到何種級別否則就辭退。這種方式可以從中篩選掉無法進步的公務人員,同時大力栽培篩選過後的人員;將其給予豐厚薪水與獎金並送往國外名校培訓,回國後在政府部門擔任主管職位,重要的是必須規定任何主管職位都需是經篩選後並送出國培訓的菁英擔任,有別於現在部會首長由行政院院長、總統喜好提請任命;如此就可以徹底杜絕政治酬庸、裙帶關係,確保每個部會首長都是在其領域的佼佼者。其二是將公務員從考試制漸漸轉變為申請制,在當今全球化、個人化、創新化的時代下公務員考試已顯得過時。臺灣應借鏡新加坡的做法,將公務員的人才招募市場化、將人事權下放至單位讓他們去招募他們想要的人才,讓政府部門得以小而精,進而加快行政效率,再搭配上述所提到的「合約績效制」,雙管齊下使公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可以大大提升,並深具專業性、進步性以及國際視野。也使「官本位」、「鐵飯碗」這樣的觀念消除。

總結來說擁有完整、效率、專業的官僚體制是一個國家的根基,在陳思賢(Kenneth Paul Tan)所著《新加坡模式:城邦國家建構簡史》中可以看出新加坡成功的關鍵在於實用主義哲學,用人唯賢、廉潔與誠信,並以長遠目光發展國家經濟。本文先討論官僚體制上的改革,其他如教育、經濟、政黨政治等可以改革的地方太多在此先不論。「新加坡模式」發展至今已成為亞洲政治體制的模範,菁英政治 (Meritocracy)搭配積極公民(active citizenship)與公民社會(civic society)意識,可使國家發展更具開創性,臺灣若能借鏡並改革將迎來再次崛起的時刻。

*作者為政治大學學生、《新政評論》創刊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